香港學者談大灣區規划 讓港人看透棋局重获自信

中國國務院已正式公布了多達11章節、約2.7万字的《粵港澳大灣區发展規划綱要》。范疇涵蓋創科、金融、旅游、商貿等政策大方向。綱要明確制定大灣區具體发展目標,并盼望于2035年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撑的經濟體系及发展模式。

針對這份发展規划綱要,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朱家健在接受多維新聞專訪時從五個維度進行了解讀。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港珠澳大橋(圖源:VCG)

多維:粵港澳大灣區從中國國家发展角度,將起到一個怎樣的作用?它與京津冀、長三角之間有怎樣的區别,它們又將起到何种互補?

朱家健:華北的京津冀、華東的長三角、華南的大灣區,為中國較為富裕的城市群,其中包括了北上廣深、港澳特區和四個直轄市的其三,三個區域都有特殊政經地位和對外特定區域的經貿往來。

京津冀的定位,是首都和周邊城市的政經中心,具多年與東北亞國家經貿合作經驗;苏浙滬皖的定位,是國家的經濟金融中心,既與台灣地區有多年的產業合作,也與華中地區內陸省份的經濟火車頭;粵港澳的定位則是面向海外市場,并打破地域經商的隔膜,且台灣地區起示范作用。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均是沿海地區先富起來的地區,有多年對外商貿經驗,在不同階段均有不同對外資企業的特殊政策。三個國家重點區域在地理上各据一方,正能发揮外銷內銷的互補,而尤其在京津冀,個别產業在冬季的產能和效率較低,而其他區域亦有因農作物种植周期、工業周期或商業旺淡季的影響,相互抵銷低谷而貢獻國家的經濟增長。

多維:相較于國際上几個著名的大灣區,比如東京、紐約、舊金山,港珠澳大灣區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朱家健:粵港灣大灣區目標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相比東京灣、紐約灣、舊金山,粵港澳有港澳特區的“一國兩制”、三种貨幣、三個司法管轄區、三套法律制度、三個关稅區;而且,部分大灣區城市仍在发展中,產業尚未被定型,仍有潛在的增長擴充空間,且9個城市和2個特區的產業多元化,能有效形成產業鏈。

粵港澳大灣區除了面向東南亞、東北亞、歐美等市場,也有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強大後盾,而香港的高度國際化、澳門的中國-葡語國家平台、以及操粵語方言、客家方言、潮州方言的優厚文化,對華僑歸僑有一定吸引力,有利凝聚優秀人才、資金和技術。

多維:從粵港澳大灣區內部來看,包含了廣東省的九座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門這兩個特别行政區,這些城市在大灣區建設发展過程中各自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朱家健:根据《粵港澳大灣區发展規划綱要》,9個城市和兩個特區,各有定位,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將成為中心城市,成為大灣區发展的核心引擎,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大灣區世紀工程。各城市有具體產業定位分工,規划清晰,合作有序,減少同位競爭,并組成有效產業鏈,主要是沿著自身城市獨有的現有強項,或因未來機遇過去一直蘊釀发展的產業.

例如,香港特區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澳門特區作為世界旅游休閒中心和中國-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深圳則是大灣區內的經濟特區、全國經濟中心和創科創新中心;廣州則发揮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珠海和佛山作為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深圳和東莞亦作為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集群等;其他城市將成就大灣區內的重要產業鏈的構成部分。

多維:最近几年,香港在发展過程中由于本身產業結構的問題,經濟增長放緩。此次《粵港澳大灣區发展規划綱要》的提出,將對香港的发展起到怎樣的作用?
朱家健:香港特區過去几年失去重點发展新方向,只繼續吃老本卻推動力不足,也面對周邊競爭城市的人才爭奪戰,成績只是不過不失。《粵港澳大灣區发展規划綱要》如明燈照亮香港前程,給了香港特區一個明確方向,也為香港同胞大派定心丸,為香港未來仙人指路,讓香港同胞看透棋局,重拾希望和自信,走出迷失的陰霾。在粵港澳7,000万人口而言,是國策規划的定海神針,給自身仕途事業無限機遇。

多維:除了經濟層面,香港近年在社會與政治層面上也出現了一定的撕裂,與內地之間的关系也一度緊張。大灣區的建設,對于化解兩地矛盾,推動“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有怎樣的幫助?

朱家健:“一國兩制”在大灣區的獨特作用,是給專才和資金雙重信心和保障,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重點发展國際金融、國際航空、貿易和創新創科等行業,也是與美國、日本的另三個大灣區的重要區别。“一國兩制”可以是對產業和資金的一扇門,可開可关,亦令港澳同胞在粵港澳大灣區繼續扮演特殊角色。open source advertising platformkn2лобановский харьковтебенvisit lake baikalкупить жалюзи на окна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