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 蒙古垂飾寓意深遠

[圖片說明:一對蒙古銀嵌珊瑚垂飾,富含文化內涵(作者供圖)]
一個名為《雪漠玲瓏─喜馬拉雅和蒙古珍品》的展覽,正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行,展期至2019年2月24日。展覽精選承訓堂、夢蝶軒藏十七世紀至二十一世紀逾一百五十件(套)喜馬拉雅山和蒙古族地區的服裝、首飾,以及宗教器具珍品。展覽中的一對「銀嵌珊瑚圖海」,樸素淡雅,氣質非凡,筆者尤其鍾愛。
銀嵌珊瑚圖海,是蒙古族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產物。用銀鑲嵌珊瑚(Coral)的垂飾,對蒙古族人有特殊意義。蒙古族人受印度教影響,對生活、生命和宗教信仰的熱忱,反映在首飾的製作上,所用物料都很講究。以珊瑚來點綴,意味着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珊瑚代表的是星體的火曜(Mars),這星體的梵名是「曼伽拉」(Mangala)。珊瑚顏色鮮艷,能做裝飾品;寶石級的珊瑚有紅色、粉紅色、橙紅色,都很受蒙古族喜愛。珊瑚生命力強,有長達二十五億年悠久的演變過程,能抵禦逾萬年下來的生態變化,狂風暴雨也好,火山爆發也罷,海平面屢屢升降,都沒能令珊瑚滅絕。佩戴珊瑚首飾或垂飾,既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包含了印度教神話,與火曜扯上關係。火代表燃燒,曜代表照耀、光亮。蒙古人對珊瑚崇尚極致,也熱愛銀飾,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發現戰國時期的銀飾品。十三世紀時,蒙古地區成為金銀集散地;本來是貴族才能擁有的銀飾品,元末時已經普及化,民間普遍擁有了;清乾隆年間,女子佩戴銀頭飾、銀首飾,男子腰間也有銀垂飾。蒙古人的銀飾以多、大、重為美,不論處於高原抑或牧場,蒙古人都喜歡佩戴銀飾品,蒙古有多個部落,銀飾品的種類、造型、圖案也隨部落的不同而各異,佩戴方式也各有特色,一件小小的髮簪或髮釵或垂飾,可以被視作一件信物,甚具紀念價值,為族人帶來歷久難忘的美好回憶。
圖海,蒙古語發音toohai,意思是「起連接作用的裝飾物」,是蒙古族傳統服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海內容豐富,銀是其中之一。這類圓形銀質物件,上下都有掛鈎,沿邊精雕吉祥圖案或花紋,並鑲嵌珊瑚或其他寶石。2004年,蒙古族服飾被列入國家民族民家保護工程試點項目。
蒙古人有自己的審美特徵,特別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使人感到身心明朗歡娛。蒙古人在北方,嚴冬漫天風雪,體現在日常服飾上,文化氣息濃重,雪漠也不乏玲瓏之態。яндекс объявлениеработа для студентовлобанов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фотоcububu.topна окнажалюзи в запорожье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