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醫院展神技 未來將對公眾開放

故宮文物醫院、故宮教育中心、「建福榜」揭幕儀式昨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新落成的故宮文物醫院是目前內地面積最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未來故宮文物醫院將作為文物修復的常規展覽場館向公眾開放,觀眾通過提前預約可近距離參觀文物修復的全過程。

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除收藏有180多萬件文物藏品,同時也保存許多中國古代特有的文物保護修復傳統手工技藝,並擁有以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青銅器修復技藝、古代鐘錶修復技藝、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等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代表的10多個門類的保護修復專業隊伍。

展示修復科學性 推崇「工匠精神」

為什麼要將文保科技部展示區命名為「故宮文物醫院」?單霽翔表示,首先是因為文物修復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像患者到醫院看病一樣,不僅需要有傳統技術的工匠進行經驗性地判斷,也需要借助各類分析檢測的儀器來診斷。其次則是因為《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後,文物修復受歡迎程度明顯提升,希望通過展示文物修復過程,使觀眾了解文物修復的科學性,體會到文物修復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面積1.3萬平米 團隊達200人

故宮文物醫院坐落於故宮西側院牆內側,建築長度達361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一層,從空間上整體劃分為6大區域,分別是科技保護區、分析檢測區、書畫修護區、綜合工藝修護區、綜合藝術品修護區、金屬鐘錶修護區;從功能上劃分為文物科技實驗室、文物修護工作室和文物保護管理與展示宣傳三部分。

其中,文物科技實驗室承擔文物的分析檢測、科技保護和預防性保護工作;文物修護工作室承擔院藏書畫、木器、漆器、鐘錶、陶瓷、織繡、唐卡、壁畫等文物的修護和複製,以及文物的囊匣製作工作;文物保護管理與展示宣傳負責整個部門業務的組織領導及管理協調工作。

故宮文物醫院文物保護修復人員編制達200名。在採用傳統工藝保養修復文物的同時,故宮文物醫院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故宮博物院為這座全新的文物修復中心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如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使現代科學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於文物修復工作。

新設教育中心 開展研修活動

另外,故宮博物院新增加故宮教育中心,觀眾可現場參與。中心位於午門內西側、熙和門南北廡房內,面積約800平方米,由四個不同主題功能的教室和輔助空間組成。設立這一公眾教育基地的意義在於,充分整合故宮現有教育資源,開展針對不同年齡觀眾的教育或研修活動,尤其為常年面向中小學生及家庭觀眾提供各類具有故宮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題教育項目提供了靈活便利的場地空間。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