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之: 學校應恢復填報籍貫

 

一個父親帶着讀初中的兒子去看病,兒子忘記帶身份證,無法見醫生。香港法例規定每個成年人都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以配合執法人員隨時檢查。初中生即使不必隨身攜帶身份證,但初見醫生的新症必須出示身份證明文件,這是常識。由此讓筆者想到身份認同何其重要,小孩自小就要知道自己既是港人,也是中國人,知道鄉下在何處。

我在香港生於斯長於斯,求學時期儘管讀官校和教會學校,但必須向學校填報籍貫。父親曾向家人轉告祖父遺訓:「別人問你籍貫時你要說高要,同時也要提肇慶。」爺爺是清末民初時期的進步人士,清順治時清兵攻佔肇慶,其時高要縣仍屬肇慶府,宣統時肇慶曾反清。1956年高要是專區,1993年撤縣設市(縣級),由廣東省直轄,委託肇慶市代管。肇慶讓人驕傲,高要和肇慶息息相關,所以說高要也要提肇慶。我母親是中山人,她常提及能與孫中山先生同鄉何等光榮。上兩代認祖歸宗的意識很強。

香港回歸後,學校已不再需要學生填報籍貫資料,只需要填寫出生地。其實籍貫是自己祖先的長久居住地,即使自己離開此地,仍要滿懷鄉情,這關係到個人成長的歷史溯源。

說籍貫之餘也想談談族譜。筆者一位趙姓朋友自誇說他是宋朝皇族後裔,有族譜可查。族譜記載同宗共祖有血緣關係的人和事,是中華文明史中一種珍貴的文獻資料。過去因戰亂很多族譜散失,很多人對稍遠的親戚也有些分不清,但鄉下在哪兒不該不知道。香港回歸快26年,學校急起為學生補國民教育課、組織北上交流活動、升國旗唱國歌等都很好,而恢復填報籍貫也應同時進行。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