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在疫情下被強檢的反思

疫情肆虐香港,情況非常嚴峻,市民雖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或外出,也應盡量婉拒生日聚會和團拜活動,但市民普遍仍然要乘車上下班、到街市或超級市場買菜、到食肆用膳或購買外賣餐飲,難免會與不同人士有短暫的接觸。即使在某段時間巧合地與另一名確診者同時出現在某個場所,也是無可奈何,只要當時正確地戴上了口罩,被感染的風險理應不高,但既然已發生了,也須接受現實和履行公民責任,即時減少外出並進行強檢。

但當然,即使您曾到訪某地方或大廈,但如果未有每日金睛火眼盯住衛生防護中心天天更新的強制檢測名單,或走漏眼,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被納入強檢範圍,又或錯過了在潛伏期首(兩)次的強制檢測;當然,即使形容為「強制」檢測,除了法例的要求外,很視乎市民自律,畢竟這是強制檢測,並不只是「溫馨提示」,對自己也好,對同住家人也好,對他人也好,安排到檢測中心進行測檢才是盡責表現。

遺憾地,筆者也被強檢了。傍晚才知道曾在某時某地出現要被強檢,網上預約名額早已沒有空檔期或要上班,只能旁晚到檢測中心安排即時排隊。第一次還算順利,但第二次卻因同區有多幢樓宇被納入強檢名單,預計有逾萬人須被納入強檢,而區內又沒有流動採樣車,筆者分別在中午、下午和晚上到了檢測中心,人龍均逾五百人,須輪候至少兩小時,再加上預約名額和因到內地過關的付費檢測,結果要輪候近近一個半小時才能進入檢測中心所在的場館內,而進入場館後,又要再等逾20分鐘。

可憐很多長者在戶外寒風和微雨中輪候,而政府或外判檢測服務也沒有安排流動採樣車,九曲十三彎的多行隊伍,加上不見龍尾的「蛇餅」,令人大失預算,尤其要上班或趕著吃飯的輪候者,又不知道還要呆多久,其實工作人員可以在人龍各處位置,安排人手展示紙牌,告知輪候者大概輪候時間,令輪候者心中有數。人潮管制又欠妥善,尤其在入口處,有人搏大霧冒充「預約者」或「付費者」插隊,而分流其實也可以做得更好,沒有指示「隊尾」在哪,而「強檢者」、「預約名額」、「付費檢測者」又出現數條「隊尾」,令人難以適從,輪候者大都沒有遵守1.5米的安全社交距離,大部分地面也沒有提示或1.5米距離標示,而人龍則是幾乎人貼人般擠擁。

輪候者在等上兩小時以上,看盡百態,大部分均以看手機、玩手機、打電話、聊天、看線上電影、看線上漫畫、看電子書來打發時間,而筆者也在輪候期間閱讀了多篇線上故事;其中在人群中打電話和聊天,即使戴上口罩,如果配戴不當,體液橫飛,也是具有一定傳播和感染風險的。由體育館臨時改成的檢測中心,以有提示指不能吃喝和攝影,但仍不時見有輪候者拍照、自拍和進行直播。

最後,相比一年前的自願檢測,每次強檢的不同工作人員的做法均有別,檢測女工一聲令下要我脫口罩,在檢測棒進入穿插鼻孔時,幾淺一深,但每名檢測人員把檢測棒進入鼻孔的深淺度、旋轉方向、標準次次不同,如果檢測棒進入口鼻不夠深度,未能在正確位置取得樣本,恐怕影響檢測效果。猶幸筆者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其實,被強檢人士並不應該感到羞愧,羞愧的是香港特區政府對疫情的應對能力,包括潛在確診者的強檢人士聚集,在輪候期間其實是存在傳播風險,讓市民於周末在強檢中心奔波和折騰,如果香港特區政府官員仍然對疫情防控束手無策,是時候去考慮求助內地的專家和檢測資源馳騁香港了。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