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 葵:關愛窮人 監管劏房

政府準備透過關愛基金推出一個新項目,給低收入住戶(一般是劏房住戶)提供為期兩年、超過1億元的一筆過補貼,以進行簡單家居改善或維修、購買傢俬或家用物品,以及滅蟲滅蝨或防鼠患等小規模服務。預料兩年共計支出2.9億元,將惠及2.4萬個低收入住戶,明年第2季度推行。項目曾交立法會審議,議員們基本贊成,但建議執行起來必須小心,畢竟這是「補漏拾遺」,既要簡化申請程序,避免擾民,又要慎防可能幫不到劏房戶反而津貼了房東。

筆者小時候也曾與家人一家九口做過「擠迫戶」,包租公包租婆見得不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般唐樓的實用面積名實相符,屋內方方正正,天花深,鮮有凹凸位,裝修間格,頗好使用。屋內分成10個8個「小部分」租出去,例如放張「碌架床」(上下格床)、釘個「閣仔」(小臥鋪繫於天花,人攀木梯子鑽進去,只能躺臥不能坐立)、用木板間個「板間房」,這些筆者都住過。多個租戶同在一屋簷下,稱為「72家房客」,共用一個廚房、一個廁所,擠是擠了點,但其僭建程度,倒也沒有如今的劏房那麼離譜。如今的劏房,每個給硬加獨立廚房和廁所,弄致水管和電線亂搭一通,牆壁和地板滲水是常有的事,甚至滲到隔鄰或樓下住戶去。百呎左右的劏房,月租五、六千元之多,廁板同時也是食桌,吃喝拉撒都困在斗室解決,很不衛生。劏房又多近街市食肆,常有蚊蟲鼠蟻曱甴進屋,劏房戶要「窗常關」,他們大多無能力買冷氣機,其悶熱不透風可以想見。

這樣的劏房劏到盡,說「沒僭建、不違規」,有誰相信?關愛基金幫助劏房戶解燃眉急,做法正確,但始終非長遠計,歸根到底是多建公屋,讓劏房戶早日上樓。還得加快檢控違例僭建,懲罰不擇手段賺到盡的無良房東。
лобановский обыскprogrammatic ad platformsвордстат яндексок.ру регистрацияkareliacatdog.xyz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