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港鐵可考慮引入安檢程序

週六晚,有疑人在攘往熙來的旺角地鐵站以不明易燃液體縱火,翌日晚上被逮捕。多年來,地鐵站亦有發生縱火案件和持刀案件,而且也偶有發生乘客手機電池引起火花事件,港鐵宜多在沿線地鐵站和車箱添置小型滅火器,並須與警務處和消防處在凌晨時段加強突發事故的聯合演習,亦要加強向公眾宣傳地鐵的安全推廣。

筆者過去多年亦曾多次撰文建議港鐵可引入安檢程序,包括除了警方的地鐵警區和反恐巡邏隊的警員在不定時、不定地點的值勤外,亦可以考慮在各車站和轉乘站的出入口增加保安人員,並授權他們可以搜查乘客的隨身物品;同時,亦可在各車站入閘前引入X光機和金屬探測器,令利刃刀具和易燃液體絕跡車箱和月台,減低縱火案、傷人案甚至有組織的恐怖活動發生的風險。

若曾到內地各城市乘坐地鐵的朋友,應該對內地鐵路的安檢並不陌生,其安檢設施不遜於機場安檢。如攜帶盛載液體的塑料瓶,安檢人員有儀器作初步檢測,而他們也會要求乘客「試飲」一口該液體,又或乘客可即場棄置該膠樽;此外,乘客亦須有秩序排隊進行X光檢查隨身背包、行李等物品,不但可摒除潛在的危險物品,也保障了乘客的私隱,當然有必要時,安檢人員可以要求檢視該隨身物品或要求增搜,雖然安檢或稍為延遲乘客的路程,但卻換來數十分鐘放心和安全的車程,對乘客本身也增添一份保障。

部分新建的車站,有較為寬闊的地下空間和隧道,有足夠位置放置X光檢測器材;另外,中轉站的設計其實也預留了大量空間,亦可用作安檢安排。一個打火機或一把切肉刀,星星之火已可以燎原,對月台和車箱構成危險,試想想,部分西鐵線或東涌線車站之間的距離逾十分鐘,車箱便成為密閉空間,若有反社會行為的破壞者或恐怖分子進行針對群眾和鐵路系統的襲擊,已可造成不堪設想的浩劫,日本便曾發生車箱砍殺案,轟動一時。

正如當年港鐵幕門的增置,乘客已習以為常,這正是地鐵服務優化的好例子,所以,既然同樣是以乘客安全和利益作出發點,接二連三的不安事件,引入安檢程序其實也應是順理成篇。更何況,港鐵公司有營運內地部分地鐵路線的實戰經驗,處理安檢流程也已是駕輕就熟。

站在乘客的角度,人身安全永遠較便利和快捷更重要,否則仍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任君選擇。面對恐怖勢力和獨狼全球化,而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城市,雖然香港的治安長期在安全水平,然而,恐怖主義和突如其來的意外防不勝防,引入安檢程序正是未風綢繆、體現對大眾負責任的表現。

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weekly budgetpagerankrtbadwordsmeilleurs sites de deal de vacancesиз европы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