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之:大橋開通 大嶼應跟上
港珠澳大橋於今日通車。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和關心大橋的開通,昨天親自出席大橋開通儀式,與負責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等官員和港澳特首,一同見證了這個歷史時刻。對香港而言,下一步要做的,應是努力促成「大嶼願景」的盡快落實。
大橋工程歷時9年,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約6.7公里;大橋預計使用壽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多出了20年,這是由中國人自力更生建設的成果。香港反對填海造地的人,應該多認識這條大橋,它是最大程度降低了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大橋主體工程施工7年來,沒有發現因施工直接造成中華白海豚傷亡的事故,也沒有發生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或因海洋污染事故造成中華白海豚死亡及數量銳減。作為港人,既是大橋的受惠者,也是貢獻者,應感到無限光榮和驕傲。近月間,繼廣深港高鐵開通後,馬上又迎來了港珠澳大橋開通,人們搭飛機時,在大嶼上空,不論日夜,總能見到大橋美麗的景色。
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不僅是大橋的精神所在,也是「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精神依託。大橋開通,把香港和大灣區拉得更近,對港人參與「一帶一路」也有積極意義。對自身的建設,更具激勵作用,因此,最新的《施政報告》說的「明日大嶼願景」,至此已不應只局限於「願景」,而是要盡快達成共識,上立法會争取撥款,邁出第一步,也就是為交椅洲填海了,這些大嶼基建工程,惠及子孫,他日同樣可以成為香港工程界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