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燕: 中國航母與香港歷史教育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正式交付中國海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2019年12月17日,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2022年6月17日,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第三艘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

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中國自主研製航母的出台意義非凡。

中國的航母都是以行政省(區)或直轄市命名。中國海軍艦艇的中文名稱有嚴格規定,要與外國船艦及本國船艦有所區別,並要兼具條理性、方便記憶、字音清楚響亮、有尊嚴等要求,而且能充分體現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文化,在相當長時間內滿足裝備發展的需要。

「山東艦」、「遼寧艦」和「福建艦」的命名,令人想到近代中華民族屈辱史。

首先是山東和遼寧:1840年6月,中英鴉片戰爭爆發。英國侵略軍的艦隊從浙江北上經過山東海面,清廷命沿海督撫,洋船經過不必開放槍炮。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開放登州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及後又定煙台為通商口岸。1888年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七年後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威海被日軍攻佔。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逼清政府簽署《馬關條約》,要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俄、德、法出於利益爭奪而以提供「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1898年俄國以逼日本還遼有功,要清政府簽署中俄密約。1898年俄國租下旅順與大連兩港口。1898年中德簽署條約,把山東省劃為德國的勢力範圍。抗日戰爭爆發後,東北淪陷,偽滿洲國在遼寧地區胡作非為…

至於福建,台灣百分之八十的同胞祖籍在福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國歷代政府對台灣行使管轄權,三國、隋朝時期,中國政府先後派萬餘人赴台。明末清初以來,大量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居民移居台灣。在祖國大陸解放前夕,蔣介石及國民黨部分軍政人員跑到台灣,依靠美國的庇護與支持,使台灣與祖國大陸再度處於分裂狀態。

今年七月間,香港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教育局應在中史科加強國家改革開放前後的現代史所佔比例,從而建立國民身份認同感。筆者認為,學校更應推前從中國近代史起加強課程比例,讓學生了解祖國當年被列強瓜分,中華民族受盡欺凌。讀過中國近代史的中國人不會不愛國。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花了幾十年時間韜光養晦,自強不息,才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