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難道李卓人有特權?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看到一件文書殘片,屬漢代出土文物,腦海即浮現「蔡倫造紙」故事。蔡倫,東漢臣官,這件文物卻源自西漢,即是說西漢時已有紙張出現,並且已傳至西域了。
蔡倫(公元六一年至公元一二一年),自小跟隨父親種田織麻,對織麻有一定的認識。十五歲,進宮當太監,勤奮好學,受到賞識,當上了宮中的器具生產主管,因而有機會常到耕地察看。有一次,他在田間發現婦女繅絲之後,竹席上留下一層薄薄的絲絮,由是得到啟發,回宮之後,把收集了的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等原材料,以銼、煮、浸、搗、抄等方法,經過多番摸索,終於造成了植物纖維紙。其實,在蔡倫之前,西漢早已出現輕便、書寫用的便宜紙張,蔡倫造紙,是總結了西漢民間造紙的經驗,是更進一步的發明。曾被封為「龍亭侯」的蔡倫,其所造的紙張被稱為「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省錢,不必再在笨重的竹片上書寫,也不用書寫於昂貴的絲織品上。蔡倫得到朝廷推崇,「蔡侯紙」及後東傳日本、西傳歐洲。
看着這件文物,頗有暮春之感:「和風吹柳綠,細雨點花紅」,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給傳到外地,是何等驚天動地,讓世人高興的事。該殘片以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麻的特性是抗水性能優越,不易被水侵蝕,也就不易發霉腐爛,也不易褪色,色澤鮮艷,用作繩索、漁網,夠堅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二年間在敦煌的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麻紙四百六十多張,紙質有厚有薄,當中有字者多為白色紙和黃色紙。從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公元前一四一年至公元前七年)都出現過紙張。至東漢初及晉代,紙張與簡牘同用。從殘留紙的紙質看,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的質地較細、較光滑和較厚,用於包裹物品的則很粗糙。
上述文物是敦煌縣泉置麻紙殘片,出土於敦煌縣泉置遺址,甘肅簡牘博物館藏。殘片正是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造成,上面有墨書文字,距今二千多年了,字跡仍然頗清晰,為研究漢代古紙的製作和用途,以及中國紙張西傳的重要證據。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的縣泉置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出土的漢簡上書有「縣泉置」三字而得名。河西走廊乃漢簡之都,甘肅本身是中國簡牘大省,館藏簡牘豐富,單是縣泉置漢簡,就有超逾二十三萬枚之多。
正當古絲路上中西貿易和文化交流繁盛之時,中國紙張西傳為之錦上添花,中西交往更密切可以想見。二十一世紀的「一帶一路」,在二千多年前的古絲路堅實基礎上作延伸發展,中國與相關國家相互促進、相互進步,文明交往,意義非凡。

инфектологияyaposudaпродвигатьexcel monthly budget templateотследить посылку uspsкупить ламели харько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