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蠶吐絲寓意深遠

手指般大小的蠶,軟綿綿的身軀,慢條斯理蠕動,忽地作昂首吐絲狀,這一瞬間,感動人心。近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絲路展覽看到的一條鎏金銅蠶展品,就有這個逼真狀態。

源自距今約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出土自陝西安康市石泉縣前池河的這條金蠶,為陝西博物館藏。陝西歷史悠久,乃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與古代絲綢之路息息相關的出土文物甚多,為漢朝打通了西域脈絡的張騫的墳就在那兒。金蠶全身共計九個腹節,通長五點六釐米,胸、腹、尾完好無缺。鎏金,是把金和水銀合成金汞劑,然後塗在銅器之上再加熱,讓水銀蒸發,金便緊附在器面上不脱。中國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鎏金技術的國家,年代追溯到戰國。金蠶於一九八四年由池河鎮譚家灣的村民發現,在當今“一帶一路”的眾多論壇中,也有提及這件國家一級文物。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石泉又是中國西部第一蠶桑產業大縣,有“絲路之源,金蠶之鄉”美譽。池河楊柳依依,河谷曲迴,具有濕地韻味。池河正努力發展金蠶之鄉,建設絲路名鎮。漢代的養蠶縲絲業達到高峰,有官府經營具有織工數千人的龐大作坊,產品花紋多種多樣,顏色鮮艷,做工極為精細,供中國內銷之餘,也遠銷中亞和歐洲。

蠶桑好地方,鎏金好技術,有此金蠶珍寶,也就順理成章了。

蠶,對筆者來説,有特殊意義。從小就聽媽媽常掛在口邊,説她祖父在中山小欖養蠶致富的往事。小欖鄉間一次大水災,幾個盜賊划艇入屋綁架了她祖父,索得鉅額贖金。有謂“富貴無三代”,在媽媽的一代應驗了,自此家道中落。多年之後,媽媽的一個堂伯父患重病彌留,由於太痛苦了,欲取桌上剪刀自盡,並把當年聯同幾個損友綁架親父的惡行和盤托出。筆者懷着對蠶桑的好奇,小時候也曾養過一條蠶,每天放學回家,看着牠蠕動,一天見到牠吐絲,作繭自縛,大感驚訝。

看絲路歷史,知一點中國養蠶和鎏金技術的故事,覺得春蠶吐絲、作繭很有意思。宋代詩人陸游説的“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裏;一朝眉羽成,鑽破亦在我。”自我捆綁,自我破繭,過程中的曲折離奇,屢敗屢戰,所需的勇氣和力量非比尋常。見微知著,鑑古知今,金蠶文物所輻射到今天的“一帶一路”,中國與沿線多個國家互惠共贏、知己知彼的偉大構想,值得大家思考再三。

責任編輯: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