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管幕隧道 駁通港珠澳大橋

作為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目前全球最長的超大斷面曲線管幕隧道「拱北隧道」28日貫通,為港珠澳大橋計劃於2017年底建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施工方中鐵十八局集團拱北隧道指揮長潘建立表示,該隧道的貫通,意味着內地首創的「曲線管幕+凍結法」施工法成功實施,也標誌着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長2741米,由海中隧道和城市地下隧道兩大部分組成,下穿拱北口岸,按照「雙向並行與上下重疊相互變換」的雙向六車道方案進行設計。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環境,拱北隧道被業界稱為「地質博物館」和「隧道施工技術博物館」。而拱北隧道口岸段設計為曲線雙層隧道,幾乎所有傳統隧道施工工法均無法採用,最終施工方決定採取內地首創、全球罕見的「曲線管幕+凍結法」施工。

管幕頂部覆蓋土不足5米

「這是目前中國地質情況最複雜、管幕根數最多、斷面最大的曲線管幕群。」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處有關負責人指出,整個管幕工程要從拱北口岸下一條30多米寬的狹長地帶穿過,而施工地段又位於拱北灣附近,地質屬於淤泥質土,鬆軟如同豆腐,承載力很低。而施工的頂管機機頭加上頂管重達一萬多噸,施工中很容易發生栽頭失穩、旋轉失穩等狀況。

還值得關注的是,該隧道施工段兩側建築樁基和地下管線則「星羅棋布」。據介紹,施工管幕頂部的覆蓋土厚度不足5米,其上即為目前中國第一大陸路口岸─日均客流超30萬人次、車流達1萬車次的拱北口岸。而管幕外側距澳門聯檢大樓樁基僅1.5米,內側距免稅商場迴廊樁基最近僅0.46米。要確保口岸的安全,頂管精確度就要求控制在50毫米範圍內,被業界人士稱為「這不亞於繡花針穿線,幾乎要做到『零誤差』」。

長度及面積均為世界第一

據施工方介紹,拱北隧道段施工分三個階段,分別是頂管施工、冷凍、中間段的暗挖施工。其中,頂管施工的風險系數為4級,屬於最困難階段。潘建立稱,特別是穿越拱北口岸255米長的隧道暗挖地段,開挖斷面達336.8平方米、寬19米、高21米,相當於8層樓房的高度,其管幕長度、管幕面積均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在前期完成超大曲線管幕頂管施工後,管幕凍結成為拱北隧道穿越口岸暗挖段的關鍵技術。相當於要以管幕為「骨架」,建成一個高23米、寬20米、厚2.6米,縱向長度255米的大「冰櫃」,並利用人工製冷技術,把鬆軟含水的土層變成凍土,增加其強度和穩定性,以便在凍結壁的保護下,安全進行隧道的開挖作業。

據了解,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項目全長13.4千米,拱北隧道作為最後完工的工程段,自2012年7月開建至今歷經4年多時間,其貫通亦標誌着大橋珠海連接線全線貫通。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