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英國脫歐對經濟影響幾何?
英國脫歐的潘朵拉盒子,終於打開了。公投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得票率達到51.9%,輕微高於支持留歐的48.1%,意味英國稍後將會啟動脫歐程序,而首相卡梅倫則政治豪賭失敗宣布10月辭職。
對於英國及歐洲來說,這無疑是場大災難。消息甫一傳出,金融市場馬上急據動蕩,英鎊自然首當其沖,一度暴瀉超過10%創出史上最大跌幅,兌美元也跌至31年來的最低水平,歐元亦曾跌逾4%,股市主面同樣全面下挫,開市跌幅普遍高達7%至9%,均充分反映了市場對英國脫歐的高度恐慌。的確,英國脫歐勢必影響兩地經濟聯系,雖然具體狀況仍要視乎脫歐安排而定,包括英歐之間如何磨合新的協議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尤其於今民情之下,不論人流、物流、抑或現金流,都斷不可能暢順如昔,即使鎊匯下跌有利英國出口亦難彌補脫歐之後失卻的政策利便。更重要者,乃英國脫歐可能只是分裂的開端,由英國本身到整個歐盟,都恐逐步墜入土崩瓦解的厄運,其中,蘇格蘭及威爾斯便勢尋求離英獨立,意味大英帝國或將淪退小英格蘭,另外,法國、荷蘭等疑歐陣營亦必趁機推動脫歐,以致歐洲一體化進程也恐戛然而止。倘真如此,則今次公投對英歐的沖擊,實在不堪想像。
對於中國而言,縱然影響遠遠不及英歐般大,惟也難免受到一定牽連。基於市場恐慌情緒,資金四出竄動尋求避難所,人民币兌美元匯率昨便創出近5年半新低,並且傳出人民銀行好像韓、印央行般不得不入市幹預的傳聞。盡管如此,人民币匯價跌幅還是相對溫和,最多只跌0.7%,同一時間,A股表現亦相當堅挺,全日僅僅微跌約1%,顯示資金未有大舉撤出中國的跡象。但長遠來說,英國脫歐仍恐阻礙到中國與英歐建立更緊密經濟關系的发展,英國難再发揮作為歐洲門戶的功能,這既影響到中企藉英入歐的部署安排,且還可能拖慢人民币國際化的步伐。稍稍慶幸的是,中國赴英留學生可望受惠英鎊下跌而減輕學費及生活負擔,不過前提是英國不再收緊海外學生的進入門檻與數量。
至於本港方面,恒指午後受累公投結果而應聲急挫千點,無疑嚇怕不少投資者了。不過,所謂危中有機,這不單造就一個高風險的撈底機會,事實上港股昨日便在低位有承托,而更重要的是,在「紐倫港」這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里頭,英國脫歐後無可避免將重挫其金融发展,一眾金融類股份錄得龐大跌幅正是最佳證明,當中,大量海外人才勢恐失去留英資格而另謀出路,日後資金流動受礙亦料損害倫敦金融城的資產管理角色,凡此種種,都為香港進一步巩固和加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带來機遇。故此,有關方面誠宜積極主動地研究措施,好使英國之失化為香港之得,有效把相關資源吸納到香港來。距離英國啟動程序正式脫歐,預料尚有兩年時間,各界好應趁此充分准備,爭取將英國脫歐妥善做到趨利避害。
【商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