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勿忘「一國兩制」初心 維護基本法原意和目的

作者:資深評論員、法學博士宋小莊

張德江委員長視察香港時,針對香港內外環境的變化,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逐步顯現,提出「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從治國理政的角度看,這句話顯然是與《詩.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詩相對應。「一國兩制」的實踐有19年,可能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張委員長作了提醒,表明了國家堅持香港「一國兩制」、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和發展利益以及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初心、恆(耐)心和信心。

「一國兩制」並非僵化政策

對張委員長的話,有輿論卻理解為,雖然香港內外環境變化了和新情況出現了,中央仍要回到回歸初期的做法和說法,甚至還武斷表示,張德江否認了對「一國兩制」要有再認識的必要,還否定了國務院新聞辦的白皮書。這樣的解讀就過了頭了,是不正確的。《呂氏春秋.察今》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說的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墮於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墮。』舟止,從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香港基本法制定了26年,回歸也有19年,香港社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如把「一國兩制」當作僵化政策,把香港基本法當作「做成標本」的法律,那就「不亦惑乎」了。

與解讀「一國兩制」容易泛化相比較,解讀香港基本法要更為嚴謹,該法是有文本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用「勿忘初心」來解讀「一國兩制」,就是相當於以「立法原意」解讀香港基本法。在法理上,中國內地的解釋方法有文字解釋、系統解釋、歷史解釋和目的解釋四種,立法原意當屬於歷史解釋,但由於原意也包含了立法目的,立法原意也不排除目的解釋。該解釋既涉起草當時的目的,也涉當下時局的目的,其時限就不可能是固定的。但目前對香港基本法的解讀還沒有發生歷史解釋和目的解釋的矛盾。

這種矛盾情況,美國倒出現過。南北戰爭前,以美國憲法來解讀「蓄奴制」,是合憲的,也有判例。但在慘烈內戰後,蓄奴制就是違憲的了。為何前後出現了解讀變化,是對美國憲法的解讀還講究立場。該憲法第4條第3款第2項明確要求:「對本憲法的條文不得做有損於合眾國或任何一州的任何權利的解釋。」在大部分情況下,合眾國和各州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不發生解讀的困難,如內戰之前。但有的情況,如內戰發生後,兩者的權利未必一致,有憲法解釋權的美國最高法院被要求作有利於合眾國的解讀。香港基本法有關解釋權條文對解釋立場沒有規定,但有機制,最明顯的就是把終審權與香港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分開,該法的最終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而不是香港終審法院。這大概是為了避免作為全國性法律的基本法出現不利於「一國兩制」的解讀。

香港普通法的解釋方法源於英國。在英國加入歐盟之前,英國法的解釋方法與歐盟有所不同。歐盟的法律即歐洲大陸的法律,溯源於羅馬法,對法律的解釋方法也有文字解釋、系統解釋、歷史解釋和目的解釋四種。在英國加入歐盟之後,英國普通法和歐盟法的解釋方法趨同。英國逐漸放棄原來的解釋方法,吸收了歐陸法系的解釋方法。6月23日,英國將舉行是否脫歐公投。如脫歐成功,英國法固有解釋方法會有所恢復。但如脫歐失敗,兩者趨同程度將進一步加強。這對香港普通法的發展也會有影響。

對「走樣變形」要撥亂反正

回觀香港,對「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的解讀也會有變與不變的問題,但主要不是方法問題,而是立場問題。有待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基本不變的內容。包括香港基本法第159條第4款限制修改的內容,這是根據國家對香港的方針政策提出的限制。在香港回歸時,全國人大常委會也作了決定,把不抵觸香港基本法的香港原有法律作了保留,既然作了保留,就有必要發揮該等法律在維護國家安全、香港社會公共程序以及他人權益等方面的作用,而不是強調修改或廢除了。香港基本法有要求的,但香港原有法律沒有的內容,就要以該法為依據來制定。

第二類是認識上出現誤區的內容,這往往是誤讀香港基本法造成的。例如以為中央對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務沒有監督權,其實這種監督權來自香港權力的授權性,香港基本法第22條第1款只是限制中央各部門而已。又如對香港特區的政制發展,香港基本法規定是屬於中央和香港特區關係的事務,不是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但香港有些人就是不願意搞明白。對兩地之間出現的刑事犯罪問題,香港媒體不論東南西北,就是要埋怨內地,這都有必要加強宣傳和教育。

第三類是香港基本法走了樣、變了形的內容。由於香港的法官不熟悉、不精通香港基本法,判決有誤判情況。立法會議事規則的起草者,對香港基本法的理解有偏差,就體現在該議事規則中。香港政府制定落實香港基本法的政策,常徵求英國御用大律師的法律意見。而英國御用大律師也不熟悉和精通基本法,往往以英國普通法的觀點來理解基本法。這樣香港基本法就出現不少誤解、誤判、誤立的判例、議事規則以及政策和立法。對小問題,有必要糾偏;對大問題,就要撥亂反正。

凡此種種,要處理好「勿忘初心」與「有待認識」的關係。只有更深刻認識了香港的新問題、新事件,才能更好地認識「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的立法原意,保留初心,維護香港基本法的原意和目的。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