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首份施政報告創科料成重點 香港創意「潮」得起
當前,世界各國均十分注重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香港亦不例外,預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月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將以此作為主調之一。昨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亦於網誌撰文,指創意產業可讓年輕人發揮活力及創意,促進向上流動,並形容香港是「創意之都」,承諾政府會為創意產業發展打破框框,讓青年人找到發揮所長的空間。
張建宗昨發表以《創意「潮」得起》為題的網誌,其中透露:目前,香港創意產業從業員大約有21萬人,約有4萬間公司,生產總額佔本地總值5%。而近年行業年均增值額和從業員穩步增長,其中設計、建築、娛樂及電腦遊戲界別有雙位數升幅,發展前景廣闊。
可以預見,創科創意產業將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近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造訪北京、澳門、深圳等地時,均特意參觀當地科研創意部門和設施,故此,社會各界普遍預料她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將推出多項創新科技措施,創科創意產業在香港前景值得期待。
林鄭著力拓展創科創意產業
事實上,林鄭十分明白本港目前只依賴傳統產業並不足夠,加上航運及旅遊業均受到沖擊,需找出新的增長點。早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時,她就提出,本港市民有安居樂業願景,應發展多元經濟及優質就業。她認為,本港創意產業僅佔整體經濟的5%,有需要和有潛力發展創新科技及創意產業。
在參選特首之際,林鄭在其政綱展示了推動創科發展的決心。她於相關篇章提到,政府需要在創新及科技發展上展示更大的決心和信心,充分發揮「促成者」及「推廣者」的角色,協助業界打破發展局限,追上日新月異的國際創科潮流,同時為創科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提供空間,並希望在創新及科技應用上,政府可擔當更主導角色。
林鄭政綱特別提及香港有優勢拓展兩個新興產業:創新科技與創意產業。除了關注香港科學園的進一步擴建外,她特別重視香港和深圳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她亦分外關注創意產業,特別是創意產業中的文化產業,指出上述新興產業都能夠為青年人提供優質就業。
港深合作促進創意產業發展
上任特首以來,林鄭月娥多次表示「香港需全力發展創科」,其中有三大方向,包括智慧城市、生物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技術。
林鄭作為特首首訪北京時曾專誠赴廣電總局,她希望廣電總局支持香港發展創意產業,包括在內地發展和與內地企業一起「走出去」。上月中,林鄭赴澳拜會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上月底,林鄭到訪深圳時特別指出,香港特區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去年簽訂《關於促進創意產業合作的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地在創意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她有信心深圳和香港將會成為亞洲區內首屈一指的「設計雙城」。對此,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作出積極回應。本港媒體廣泛報道指,深圳將向國務院提出擴大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讓更多香港創新企業進駐發展;建議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定位為前海以外的新國際科技創新園,共同爭取優惠政策;建議兩地合辦國家級臨床醫研中心。
創科領域將有稅制優惠政策
上周四,林鄭月娥出席2017世界粵菜廚皇大賽時再次提到創意及科研。她表示,香港粵菜趨勢走向健康養生,少油少鹽少糖,更以生果、藥材入饌,有著無限創意,和香港發展經濟要創新一脈相承,反映了廚藝界的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她對創意產業十分重視,即使是尋常的煮食,也需要創意支持。
此外,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亦曾向媒體表示,希望可以鼓勵香港各界同心協力,幫助香港在創科方面做得更好,包括智慧城市、科研方面等。他透露政府鼓勵私人企業願意投資創新科技,未來《施政報告》將會在稅制方面推出優惠政策。可以相信,以「一國兩制」優勢,加上稅務政策優惠,可以提升新的高增值產業在本港發展,可以令香港的競爭力好上更好。
【商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