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女排」首秀值期待
本月5日至11日,2017年瑞士女排精英賽在風景如畫的瑞士小城蒙特勒拉開帷幕。瑞士女排精英賽為邀請賽性質,各隊成績並不計入國際排聯世界排名積分,因此近幾年來多支世界強隊派出二線陣容出賽。雖然比賽水準和精彩程度較之奧運會、世錦賽等世界大賽有一定差距,但作為新周期年輕選手大展身手的舞台,瑞士女排精英賽依然受到媒體很大的關注,被視為東京奧運周期各隊競爭的開始。 \大公報特約記者 史玄之
2013年,在郎平指導「大國家隊」的概念下,以中國國家青年女排為班底的球隊參加了瑞士女排精英賽。雖然中國隊最終僅獲第六名,但主攻手朱婷卻在比賽中大放異彩,得到了世界排壇的注意。四年後,在東京奧運周期開始的第一年,瑞士女排精英賽再次成為新中國女排衝刺奧運的起點。
中國體育界一直流傳着一種說法:「從領獎台下來,一切從零開始」。如今距離中國女排去年里約奧運奪冠已經過去將近10個月,所有球隊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線。借鑑上周期中國女排成功的經驗,新奧運周期的第一年目標主要為考察新人、檢驗訓練效果。從中國女排此次上報的20人參賽名單上看,朱婷、張常寧、袁心玥等主力選手缺席賽事,去年里約奧運冠軍陣容僅僅保留劉曉彤、龔翔宇、丁霞、林莉四名奧運冠軍,其他選手大多是從未在世界舞台上亮相的年輕球員。這些年輕小將多是在國內女排聯賽中嶄露頭角的新秀,她們究竟在世界舞台上表現如何是「新女排」首秀的一大看點。
瑞士女排精英賽並非世界大賽,中國女排自然也沒有將奪冠作為自己的主要目標。自從郎平2013年接手中國女排後,她一再強調需要有選擇、有重點的參加比賽,提升球隊板櫈深度。雖然中國女排是瑞士女排精英賽的爭取衛冕球隊,但從球隊的整體計劃上看,此次出征瑞士精英賽沒有明確的成績要求,比賽過程較最終的結果更加重要。
小將亟需展現自身潛力
參賽的20人大名單中,有10人從未參加過任何國際比賽,這10名小將中大多參加了今年四月初的國家女排集訓,也是新女排教練組新周期重點考察對象。瑞士女排精英賽雖然對球隊成績並無要求,但對於隊內球員來說競爭卻十分激烈。去年瑞士女排精英賽,龔翔宇正是把握住了比賽的機會一戰成名,並且搭上了前往里約的航班;今年新入選國家隊陣容的選手也亟需通過比賽展現自身的潛力,表現優秀的運動員有望今後獲得更多參賽的機會。
今年並無世界大賽,郎平指導抓住這一寶貴的時機治療自己長期積累下來的雙側髖關節傷病。今年一月郎平在美國成功接受了右側髖關節手術,並且康復良好,本月她將再次前往美國接受左側髖關節手術。由於手術時間與瑞士女排精英賽重合,郎平因此不會親赴現場指導,而是由執行主帥安家傑現場指揮,但手術期間,郎平依然會關注瑞士女排精英賽的情況,並且與球隊教練組保持實時溝通,可說遠隔大洋的「隔空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