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資建遠程寬體客機

22日,中國商飛(COMAC)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的合資企業─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在滬成立。未來,合資公司主要負責中俄聯合研製新一代遠程寬體飛機項目(此前外界稱為「C929」)的運行工作。近日,項目將轉入初步設計階段。據悉,飛機的總裝將在上海完成,研發中心將設在莫斯科,「首飛」和首架交付料分別在2025年至2027年完成,客機將比波音787與空客A350擁有「15%的競爭優勢」,體現在發動機的油耗、反推等性能。

COMAC董事長金壯龍在成立大會上表示,合資公司的掛牌標誌着中俄遠程寬體客機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將爭取把中俄遠程寬體客機項目打造成為中俄合作的典範。

金壯龍說,合資公司的總部及總裝線均設在上海,研發中心將設在莫斯科,「兩家企業在研製商用飛機時積累的經驗,以及相應的技術儲備,都將被優先應用於這架飛機。」

UAC總裁尤里.斯柳薩里則稱,合資企業成立,使該項目邁出了最重要務實的一步,是中俄雙方決心長期合作,力求取得項目成功的見證。我們將一起研製寬體飛機,確保它的生產、實施、售後服務和市場銷售等商業活動。

啟動初步設計 2025年「首飛」

斯柳薩里表示,「基於當前的研發狀態,我們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完成中俄遠程寬體客機的『首飛』及首架交付。」

據了解,作為遠程寬體客機項目的主製造商,CRAIC主要經營範圍是寬體飛機產品研製和技術開發、製造、市場營銷、銷售、售後支持、諮詢和項目管理等其他相關業務。在項目具體實施中,合資公司將充分利用雙方母公司的優勢資源,開展寬體客機系列化機型的研製工作。

否認叫「C929」 將改新名

合資公司將按照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組建,設立董事會和監事會。首任董事長由UAC委派,為UAC副總裁、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總裁烏拉基斯拉夫.馬薩諾夫;總經理由COMAC委派,為COMAC總經理助理、寬體客機項目總經理郭博智。

目前,雙方已經確定了遠程寬體飛機系列化發展方案,完成了飛機級指標初步定義,明確了基本型的航程(12000公里)和座級(280座)。近期,項目將轉入初步設計階段,將對系統和設備供應商進行問詢,飛機的總裝將在上海完成。

馬薩諾夫強調,中俄遠程寬體客機將比波音787與空客A350擁有「15%的競爭優勢」,這主要體現在發動機的油耗、反推等性能。他亦否認了中俄遠程寬體客機已被命名為「C929」的說法。「我們做了前期研究,近期將與中國商飛的同事們一起確定名稱。」他笑着說。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