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評論:五四愛國精神催促港青夢醒

作者:黃熾華

98年前的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學學生發起的、有12所學校參加的3,000多名學生,衝破教育部代表和軍警的阻撓,匯集在天安門廣場,抗議巴黎和會分贓山東、青島,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定,抗議段琪瑞政府應允日本留在山東。隨即,這場抗議集會得到北京市民、商界和工人、農民的支持和加入,並蔓延至全國各大城市成為勢不可擋的洪流,終迫使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政府代表拒絕簽字。這就是載入史冊的「五四運動」!香港人特別是香港青年學生今天紀念「五四」,有特別巨大、深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概言之:「五四」愛國精神催促港青快夢醒!

首先,約百年前的中國學生就慷慨以身許國,今天的港青應夢醒不可賣國。「五四」愛國運動發源於北京大學,高舉的標語是「還我青島」、「內懲國賊,外爭國權」,北大作為愛國民主運動的發源地,至今仍教育、鼓舞千百萬中國青年學生並指明青年運動的方向。而98年後的香港大學的學生會呢?不僅背叛了「五四」青年運動的愛國方向,還通過《學苑》刊物,鼓吹分裂和背叛國家,製造所謂「香港民族」、炮製「本土」分裂理論;在行動上更由教師戴耀廷等發起「佔領中環」79天動亂,掛出「香港城邦建國」分離標語。與「五四」運動比較,「五四」是豐碑、是光焰萬丈的愛國民主運動;而港大的《學苑》和「佔中」,是動亂、是危害中華民族的背叛行為,港大和各校青年應夢醒!

其次,「獨派」組織須幡然悔悟,以免成歷史罪人。近來,自梁、游因播「獨」被取消議員資格和一批參與衝擊立法會、涉及旺角暴亂青年被逮捕、檢控或定罪判囚後,一度在社會上甚為猖狂的「港獨」活動轉趨低沉。然而所謂打學生組織旗號的「港獨」分子仍不死心妄圖再滲入中學校園播「獨」。因此,各中學必須通過紀念「五四」,大力弘揚「五四」愛國民主運動的精神,以它為「照妖鏡」戳穿及抵制「港獨」分子散佈的裂國謬論,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國民身份,到祖國內地去感受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成就,感受作為中國人的榮耀和自豪!

其三,在紀念「五四」愛國民主運動的今天,我們呼籲香港青年應夢醒。繼梁頌恆、游蕙禎因違法被褫奪議席,劉小麗、羅冠聰、姚松炎等4人也正排期等候依法判決他們是否也應失去議席之後,近日又有一批旺角暴亂者被定罪判刑,例如23歲港大女生許嘉琪、20歲專業教育學院學生麥子晞、33歲廚師薛達榮等等。上述犯罪實例都讓我們和社會深思發問:香港的年輕人怎麼了?香港的教育怎麼了?

「五四」運動近百年,但年年如燈塔照耀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那就是愛國、民主和科學。沒有愛國理念的民主,只會被外國反華勢力或極端恐怖分子所收買和利用,成為被聲討、譴責和繩之以法的罪人;而沒有科學知識武裝,便將成為不學無術的畸形人、多餘人而被社會所唾棄。唯望「五四」愛國精神催促港青應夢醒!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