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立會主席剪布乃善用法規履行職責

立法會本周三再次審議財政預算案的《撥款條例草案》。昨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裁定,在接獲的20名議員的742項修正案中,只有185項符合議事規則可以提出。反對派近年對預算案大肆拉布,浪費公帑,干擾施政,妨礙經濟民生建設,損害香港競爭力,令市民深惡痛絕。立法會主席大幅削減無聊重複的修正案,嚴格依照基本法和議事規則辦事,切實履行主席職責,符合主流民意和港人利益,市民支持主席依法剪布,遏止拉布歪風。

近年來,預算案審議屢遭拉布狙擊。預算案關乎政府新一年的各項開支,如果預算案通不過,意味政府財政「斷崖」、運作癱瘓,反對派已將對預算案拉布作為狙擊施政的重要手段。拉布曠日持久,費時失事。工聯會前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曾統計,反對派拉布浪費近26億元公帑。另外,根據立法會財委會的統計,2013至2014年度原本預計新工程撥款總額為431億元,但受拉布影響,該年度財委會實際新工程批准撥款總額只有36億元。拉布導致新工程撥款銳減,多項工程「半生不死」,建築界面對裁員、失業的困擾,叫苦不迭,有人甚至指拉布的禍害甚於「沙士」。

預算案中包含很多扶貧措施,例如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等,都需要預算案盡快通過才可落實。2012年預算案,政府推出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獲得近8成市民支持,卻因拉布未能通過,逾40萬長者蒙受損失。更令人憂心的是,一些事關香港前途的政策也被拉布所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新及科技局,因拉布拖延了3年才能成事。創科局撥款只需3,500萬元,拉布1年浪費的公帑已遠超過這個數目。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深圳、新加坡等競爭對手爭分奪秒促發展,香港因拉布而錯失的機遇、流失的優勢,難以估計。

根據近年經驗,反對派審議預算案提出的修正案,並非為了進行實質性討論,而是趁機不斷要求點算人數,浪費立法會時間。上年審議預算案,點了100次人數、流會3次。包括梁國雄在內的反對派議員今年又提出大量修正案,不過想重施故伎,繼續以拉布、流會阻礙預算案通過。

雖然立法會議員有權根據議事規則提出修正案,但其權利亦受制於立法會主席主持會議的權力,主席有責任確保議會有序、有效地運作。基本法第72條規定,立法會主席行使的職權,包括主持會議和立法會議事規則所規定的其他權力;立法會議事規則第92條列明,對於本議事規則內未有作出規定的事宜,立法會所須遵循的方式及程序由立法會主席決定;司法機關近年亦多次明言,法庭只能按法理作出裁判,不能越俎代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指出,根據基本法第75條,立法會議事規則由立法會自行制訂,不容許法庭干預立法會運作。

梁君彥已經預留充分的時間讓議員就預算案進行質詢、辯論,並無剝奪議員應有的權力。但有人濫用質詢、辯論之名,大打拉布戰,立法會主席當然要用好用足法律,果斷剪布,順應民意,遏止拉布,保證議會和政府運作重回正軌。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