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中美相向而行 建基互相尊重

備受矚目的「習特會」本港時間今日凌晨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進行。這是特朗普上台後,兩國元首第一次面對面會晤,對確定兩國關係大方向有重要意義。這次會晤的主題,美國方面已經事先張揚要重點談朝鮮核問題,和兩國經貿不平衡等重要議題。中美作為目前全球最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關係到全球穩定發展的走向。兩國關係要做到相向而行,關鍵就在於特朗普不可以將美國的價值觀和國家利益強加於別國,而是要秉承互相尊重的原則,尋求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推動中美雙邊關係積極向前,並尋求兩國對國際事務中共同關切問題的諒解和共識。

特朗普上任後,多以生硬乃至強硬態度處理國際關係,本次中美元首會晤前,特朗普亦通過在推特發文和官員放風的方式企圖「先發制人」。例如聲稱解決朝鮮問題所剩的時間不多,若中國不協助解決,美國將單獨應對;又發帖表示,美國再不能容忍對中國貿易出現巨額逆差云云。特朗普政府藉朝核以及貿易問題「開天殺價」的意圖十分明顯。

對朝鮮半島局勢,中國一貫支持半島無核化,希望有關各方積極響應中方推動復談的努力。中國作為朝鮮半島的近鄰,對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擔憂更甚於美國,十分希望半島能維持和平穩定,並且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美國的態度是不斷施加壓力,要求中國對朝施壓,更威脅向與朝鮮貿易的中方企業作出二次制裁。不顧國際關係準則和現實可能,硬要中國一方承擔起所謂遏制朝鮮的責任,是不公道的。中國和朝鮮是兩個平等的主權獨立國家,強迫朝鮮接受別國的要求,有違中國一貫秉持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外交原則,亦有違國際關係準則。事實上,中國一直為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作出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明言,「對話只要還有可能,就應當抓住;和平只要還有希望,就不應放棄」。事實上,唯有美、日、韓等國為盡快恢復與朝鮮對話作出努力,透過平等協商解決紛爭,才是解決朝核問題的正途。

至於中美兩國貿易不平衡議題,中方一直強調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兩國貿易失衡主要是全球產業佈局、國際分工以及經濟結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所引起。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應該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則,中方一直對進口更多美國民用產品以及引進高科技項目持積極態度,只要美國打破現存限制雙邊經貿關係的條條框框,尤其是開放高科技產品輸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將可得到很大改觀。特朗普必須看到,中美貿易本身亦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職位,中國更是美國跨國企業最重要的盈利增長點,企圖單方面通過匯率、關稅等粗暴的手段,拿中國經濟作為「美國優先」的替罪羊,最終只會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無論是朝鮮半島核問題還是中美貿易問題,由來已久並牽涉到方方面面的複雜因素,期待「習特會」一次會晤就可以解決並不現實。中美作為世界兩個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兩國關係向來都是在曲折、反覆中前進。而兩國元首通過首次友好的會晤,建立起良好關係,以增強政治上的互信,加強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溝通和協調,確立兩國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大方向,將是這次會晤最大的成果。

【商報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