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評論:對所謂「高民望」要全面分析

作者:文滿林

下屆特首選舉定於3月26日舉行,中央提出特首必須符合的四個條件即「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此「四個條件」每個都重要,缺一不可。然有論者認為,首要是得到中央信任,次之是有管治能力,隨之是愛國愛港,最後是港人擁護(有指是民望)。也有論者認為,首要是得到港人擁護(高民望),若得不到港人擁護和「高民望」,就算當選特首,都很難管治好香港,會受到排擠及反對,社會依舊出現亂象,云云。

筆者認為參選特首最重要的:第一是得到中央信任,接依次是有管治能力,愛國愛港,最後是得到港人擁護。參選特首首要得到中央信任,也就不必多說了。若一個不受中央信任的參選者「意外」當選特首,卻得不到中央任命,就會產生憲制危機,後果嚴重。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有管治能力」這個條件所說的管治能力,應該包含很多方面。如對政府內部運作經驗;帶領公務員行政工作的經驗;有應變應急才能和膽識,要有勇有謀有智慧,有承擔,有立場,有原則等等表現和魄力。只有擁有多方面的管治元素,才能有效管治好特區政府,帶領好整個政府運作,創造一個政通人和的局面,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改善民生。

必須指出的是,有個別傳媒及一些論者硬將「港人擁護」等同是「高民望」的解讀,當然有他們的政治目的和圖謀。假若特首選舉結果與他們所作的「民調」結果不同的話,他們就藉此大做文章。這就是反對派近年來慣用的伎倆:以「民調」製造「民意」和「民望」作為反對理由和誤導公眾。所謂「民望」或「高民望」是虛的,講白一句是可以由人製造出來的。別的不說,就說近年政府三司十一個局長的「民望」的高低起跌,就被港大民調玩弄於股掌之中。一些局長說些不合反對派中聽的話,或是說些刺中他們要害的話,那個局長的「民望」就即時下滑。某個司長說些對他們有利的、合心意的話,某個司長的「民調」就上升。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