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年首訪 推進中歐一帶一路

本港時間昨天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開啟瑞士之行,這也是他2017年新年首訪。此訪除了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外,他將出席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并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委會。正如習近平於瑞士媒體發文所指,此訪有助完善「中瑞自貿區」,助力中歐「一帶一路」合作;分析人士亦認為,中瑞「一帶一路」共建基礎良好,習主席開年首訪瑞士有利推動「一帶一路」在歐進展。

本港時間昨晚(當地時間中午),習近平一行抵達蘇黎世國際機場,開始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在機場舉行的歡迎儀式。此訪陪同的有: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

提升中瑞創新合作關系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瑞士素有「歐洲屋脊」和「科創之國」美譽,中瑞建交60多年來,共同培育了平等、創新、共贏的合作精神,創造了多項「第一」:瑞士是第一批承認并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并與之簽署自貿協定的歐陸國家,第一批在中國建立工業合資企業的國家,第一批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中國將瑞士作為第一也是迄今唯一一個以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命名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國。

促進雙邊貿易、加強投資行動,是習近平此訪最優先議題。正如他於瑞士媒體發表的題為《深化務實合作共謀和平發展》署名文章所指,此訪將「完善中瑞自由貿易區」,助力中歐「一帶一路」合作。據悉,中瑞將積極探索升級「中瑞自由貿易協定」,共同發出強烈信號反對任何形式的阻礙貿易和投資的全球保護主義,將宣布關於促進文化交流、旅游和金融合作新舉措。瑞五大優勢助力「一帶一路」

另據中通社報道,中瑞共建「一帶一路」具良好基礎,有利於推動「一帶一路」在歐進展,這也是習近平此訪一大看點。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指,瑞士以五大優勢在中瑞乃至中歐「一帶一路」合作中發揮着獨特作用:作為精密機械制造強國,瑞士「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對接十分值得期待。作為首個同中國簽署并實施自貿協定(FTA)的歐洲大陸國家,瑞士能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發力,并產生示範效應。瑞士具有金融優勢,且不屬歐元區,受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等影響小。作為聯合國總部日內瓦所在地,瑞士也是一系列國際多邊機構所在地,「一帶一路」全面對接聯合國,瑞士可發揮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習主席是次將見證中國與世衛組織「一帶一路」衛生合作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作為多元社會,瑞士本身是「小聯合國」;而「一帶一路」強調多元包容、文明互鑒等,瑞士可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中扮演積極作用。總之,瑞士是發達國家、中立國,是世衛組織、國際紅十字會所在地,與中國建立了創新合作夥伴關系,將在「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的絲路建設中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開年首訪注入「中國力量」

2016年4月,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訪問中國時表示,瑞方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建設;今次,中瑞兩國在「一帶一路」下的進一步合作成果值得期待。1月17日,習近平此行將進入「達沃斯時間」。在主題為「領導力: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他將於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并同論壇主席施瓦布及與會嘉賓進行對話交流。正如施瓦布所說,習主席的出席實際上是本次論壇的重要亮點。觀察人士亦指,習近平出席年會將是提振世界經濟信心、推動全球經濟治理的「信心之旅」,不僅充分展示中國在全球事務中應勢而為、勇於擔當的責任,而且對於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增長、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進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1月18日,習近平還將到訪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委會。在中國外交歷史坐標中,此訪同樣意義非凡:習主席將是史上首位到訪世衛組織和國際奧委會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國家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指,習近平此訪既表明中國對聯合國與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亦為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變革及全球治理演變指明前行方向,將在中國同有關國際組織合作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

習近平瑞士行日程表,4天寫滿約30場活動,立足一國,面向歐洲與全球,深化中瑞夥伴關系,帶動中歐整體合作,提振世界經濟信心,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各方期待,是次開年首訪將為世界注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中國力量」。
【商報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