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阻擊故宮館是無理取鬧

作者:希 爾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早前向市民宣布,西九文化區將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卻惹來反對派質疑欠缺公眾諮詢,不符合有關程序。政府因應所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證實西九管理局就故宮館項目展開六星期公眾諮詢,收集意見。惟反對派依然「不收貨」。

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的聯合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陳淑莊攻擊稱,今次公眾參與是假諮詢,她認為政府要諮詢的是應否在西九設立故宮館,而非就博物館設計和營運,甚至教育部分等,給予意見,相信諮詢後亦無法改變在西九設故宮館的事實。反對派的攻擊屬意料之內,符合他們逢中必反的「既定程序」,他們認為政府做什麼事都需問准於他們,否則便是「欠缺諮詢」。但若政府順應他們要求展開諮詢,他們卻指諮詢是假的。

立法會議員固然有職責監察政府,避免濫用公帑、政策傾斜、私相授受,確保所有政策符合公眾利益。惟今次計劃的所有開支由香港賽馬會全部負責,符合他們「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一貫政策。計劃並不涉及政策傾斜,私相授受,就算是西九文化管理局已拍板由某建築師負責,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亦只是一名「見證人」,而不是「付款人」。由於計劃並不涉及公帑,納稅人毋須付出分毫,當然並沒有所謂浪費公帑的可能。對此,身為立法會議員的陳淑莊將馬會的捐獻當作公帑,藉詞作出「監察」,她才是偷換概念,誤導港人。

林鄭月娥解釋,簽署興建故宮「備忘錄」需要做足保密功夫,原因是牽涉多個不同持份者,議題極之敏感。在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明顯是中央送給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的一份厚禮,比十年前送給香港熊貓更具意義。北京故宮博物院將長期向香港故宮館借出珍貴藏品,在香港展覽,這無疑可提升整個西九區的文化地位。

更重要的是,該計劃百分百符合香港人利益。根據資料顯示,現時北京故宮博物院擁有至少六十萬件珍藏品,依現時每次展出一千七百件文物來計算,要展出一百年才可展完。在香港興建故宮館,必然有助減輕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覽「擁擠」情況,有助「分流」。而香港市民更毋須千里迢迢遠赴北京才能大開眼界,既省時又省錢,誠如作家馬家輝之言,興建故宮館唯一值得批評的地方,是為什麼這麼遲才提出建議。

作為特別行政區的香港,興建一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絕對是順理成章的。無論是提升香港在文化領域的國際地位,或是促進與內地的文化交流,都是有百利而無害的。反對派不顧民情,故意阻撓,為反而反,實屬無理取鬧。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