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南海演練航母起降
飛行員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在南海上空訓練 /視頻截圖
2日上午,南海某海域浪奔浪湧,遼寧艦頂着風雨展開訓練試驗,搖擺起伏的飛行甲板上擺滿了各型戰機。9時30分許,隨着起飛助理標準的放飛手勢,殲-15艦載戰鬥機滑躍起飛,衝向雲層低垂的天空,中國南海上空首次迎來「飛鯊」身影。至此,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和殲-15艦載機,已成功實現了在渤海、黃海、東海以及南海四大海域起降航母。專家指出,中國航母編隊的裝備建設和實戰能力錘煉均在加快,一連串行動向各方傳遞出中國做好鬥爭準備的信號。/大公報記者葛沖北京報道
據中國海軍網報道,當天,多批多架次殲-15艦載戰鬥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從航母甲板上起飛升空。這是執行跨海區訓練和試驗任務的遼寧艦編隊在南海某海域一系列訓練課目之一。連日來,中國航母編隊各艦及艦載機在指揮所的高效指揮下,開展了多個項目的訓練試驗。
近似實戰的首次遠海訓練
與渤海、黃海和東海相比,南海海域水文氣象條件更加複雜,加之連日來受冷空氣影響,訓練海域海況較差,給艦載機起降訓練帶來諸多挑戰。遼寧艦艦長劉喆介紹,自起航以來,航母編隊已經組織多批次殲-15艦載戰鬥機和多型艦載直升機放飛和回收,進行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對抗等多項訓練。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王海運少將向本報指出,近日中國航母編隊一連串行動,是在近似實戰條件下的第一次遠海訓練,是航母編隊真正形成戰鬥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亦是航母編隊真正能夠遂行任務的一個重要的起點和開端,意義非常重大。他說,航母編隊走向大洋,並且殲-15在四大海域進行了頻繁的起降訓練,說明航母編隊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周邊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銀向本報表示,航母編隊的演練代表一種變化,同時傳遞出新的信號。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即將上台,未來一段時間這個地區的壓力和緊張態勢會有所上升,中國現在加快速度準備部署,積極應對。他說,中國不僅是裝備的建設,實戰能力錘煉亦均在加快。
傳遞出作鬥爭準備信號
從地緣政治和戰略角度,王海運分析,編隊的演練展示出中國軍隊的威懾能力,從深層次講,中國在自己家門口,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的戰略主動性越來越深越強,誰想在這個地方生亂生戰,中國有制止的手段。不過,王海運認為,演練應該不是直接針對具體的事件或人,因為航母編隊訓練不是說拉出去就拉出去的。
周方銀指出,中方的行動表明了中國在相關問題上是不怕對抗的,中國已立足於發生任何情況,都要有能力應對。他相信,中國向各方傳遞出做鬥爭準備的信號,中國並不想打仗,但是萬一要打過來了,中國也是有準備的。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