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之后費明儀逝世

4

香港殿堂級歌唱家、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的費明儀,昨晨在養和醫院逝世,享年85歲。費明儀在音樂藝術界享負盛名,不少業界人士及組織對她的離世深感哀痛,紛紛撰文悼念。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表示,對費明儀離世深感惋惜,並致以深切哀悼。歌手張敬軒形容費明儀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後輩的榜樣」,香港作曲家聯會、元朗文協童聲合唱團等亦發文哀悼費明儀。

費明儀是本港著名聲樂家,有「中國民歌之后」美譽,最早關注中國民族音樂的香港女高音,專門研究中西音樂。1964年創立「明儀合唱團」,又成立音樂獎學基金,資助香港校際音樂比賽。她曾擔任多項公職,包括:藝術發展局音樂組主席、香港中樂團的資深顧問及香港合唱團協會主席等。

1931年,她生於天津的書香世家,原籍江蘇省吳縣,曾祖父費訪壺是一位御醫,其父為名導演費穆,費明儀亦為《大公報》前社長費彝民的姪女。她在上海長大,考入南京國立音樂學院,主修鋼琴。費甚有音樂天分,4歲那年在聚會上首次公開歌唱其父執導經典電影《天倫》主題曲。

先後獲頒銅銀紫荊星章

上世紀50年代,她來港學習聲樂,及後留學法國繼續深造。回港後,她積極推動本地藝術發展,並在1995年藝術發展局成立後,連續20年擔任委員。在2001年及2012年先後獲頒銅紫荊星章及銀紫荊星章;2013年再獲浸大頒授榮譽大學院士。

馬逢國讚建樹多 張敬軒悼榜樣

作為本港音樂界的泰斗,費明儀離世消息一出,不少音樂人紛紛向她致敬。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昨日表示,對費明儀離世深感惋惜,並致以深切哀悼。他說:「與費女士認識和合作多年,她為人親切,凡事親力親為,永不言倦。她熱心香港的藝術發展,服務精神令人景仰,對本人的工作亦不吝賜教,獲益良多。費女士藝術成就傑出,對本地藝術界建樹甚多,德高望重,她遽然離世,本人深感震驚及難過,謹致以深切的哀悼,願費女士早日安息。」

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任潘明倫與費明儀相識多年,讚揚她藝術水平高,歌聲有感染力,對提攜後輩不遺餘力。由她一手創立的「明儀合唱團」以「敬愛的費老師,我們永遠懷念你!」送別她。

元朗文協童聲合唱團則形容,她的離開是「全球音樂界的一大損失」;香港作曲家聯會則感謝其對藝術界的貢獻。歌手張敬軒在社交網站上載費的相片,並感謝她把畢生的心血灌注在香港及華人的音樂藝術事業上,讚揚其對音樂的熱情是後輩的榜樣。

費明儀在過往的專訪中表示,最初學習聲樂是因其父費穆的話劇需配音,可惜兩父女未能合作,成為她畢生的遺憾。她願意擔任公職也是深受其父與叔叔費彝民影響,指兩人教會她國家觀念、社會功能及民族意識也很重要。

001

費明儀生平表

1931年 生於天津

1948年 入讀南京國立音樂學院,主修鋼琴

1949年 來港

1956年 赴法國里昂音樂院,主修聲樂

1960年 學成返港,從事聲樂教學

1964年 創立明儀合唱團

1980年 中國音樂家協會首次邀請香港音樂家回國演出

1987年 當選為香港合唱團協會主席

1995年 藝術發展局成立,並擔任委員20年

2001年 獲頒授銅紫荊星章

2012年 獲頒授銀紫荊星章

2013年 浸大頒授榮譽大學院士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