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全球化
環球金融市場持續紛亂之下,有關中國經濟改革進展以至全球經濟格局變化,成為出席昨日在港舉行的2016「金紫荊」香港國際金融論壇與「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禮與會者討論焦點,尤其是標榜「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全球自由貿易化進程可能出現倒退,由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區域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正好成為抵抗反全球化浪潮的主要力量。
事實上,繼退出跨太平夥伴關係協定之後,市場關注實施多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會否出現變數,特朗普可能要求將貿易協定推倒重來,以保障本國勞工就業。這樣發展下去,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勢將面臨重大打擊,令貿易保護主義氣焰更盛,這可以解釋依賴外貿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興市場,股匯債持續受到資金外流壓力的因由所在。
不過,這一波新興市場走資潮,中國股匯市場並無出現大震盪,A股慢牛反而逐步形成之中,見十個月新高,而反映兑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指數,近月基本保持穩定,只是人民幣兑美元跌幅較大,創出八年新低,主要是美元匯價走強,並非中國經濟出現問題。因此,就算人民幣兑美元走貶,做空炒家也不敢肆意妄為。
中國作為新興市場最大經濟體,今年首三季經濟增長保持百分之六點七的中高速增長,對全球經濟起着穩定作用,估計今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在三成以上。
事實上,三大因素支撐未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向好勢態,一是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型,經濟動能轉換出現積極變化,前三季度第三產業(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進一步上升至五成三。二是創新驅動發展初見成效。中國新經濟產業快速增長,高新技術與裝備製造業等新興產業紛紛崛起。三是「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這個促進貿易與投資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平台,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加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投入營運與絲路基金順利組建,大批投資項目落實,開始逐步產生經濟社會效益,可長遠為中國以至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一帶一路」戰略有助促進全球化進程,為全球經濟帶來新活力。
正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出席「金紫荊」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時所言,歐洲與美國反自由貿易浪潮不斷升温,這時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推動發展貿易相通和民心相通,對鞏固自由貿易主義,帶來正面的力量。
本港作為自由貿易擁護者,積极參與推動全球化是義不容辭,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方面,本港可扮演重要角色,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當前如何強化本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與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成為重中之重,這亦關乎本港未來數十年經濟發展命運。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