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中國給全球發展提供機遇和「中國方案」

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正在秘魯利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上發表題為《深化夥伴關係 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強調亞太要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新道路;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將積極帶動亞太國家共同發展,為本地區人民創造更多機遇。中國積極倡導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從而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世界經濟的包容性增長,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注入強大而健康的活力。中國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中國發展是全球的機遇,強大的中國不僅不是對世界的威脅,而且將對人類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次APEC領導人會議,以「高品質增長和人類發展」為主題。眾所周知,「高品質增長」契合中國一直以來力推的經濟可持續和平衡協調發展的包容性增長目標,促進「人類發展」更具體體現了中國一直倡導的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因此,習近平主席在昨天發表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要繼續促進經濟一體化,建設開放型經濟。他指出「應該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要重振貿易和投資的引擎作用,增強自由貿易安排開放性和包容性,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要積極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增強廣大民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世界經濟和亞太地區的發展目前均處在一個關鍵時刻,選擇怎樣的發展方向,將是未來成敗的決定性因素。習近平主席上述講話很有針對性,明確指出了「中國思路」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中國方案」,清晰顯示中國正在以負責任的「建設者」姿態,以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為切入點,為實現全球包容性增長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國力推的亞太自貿區進程,在2014年北京會議上正式啟動後,正在穩步地向前邁進。據了解,在本次領導人峰會上有望通過有關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以評估亞太自貿區潛在經濟影響和社會效益,盤點實現亞太自貿區的各個可能路徑,找出貿易投資壁壘,並進一步明確把實現亞太自貿區,作為下一階段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目標,令亞太自貿區的建設,加速進入快車道。

亞太地區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60%,貿易總量約佔世界貿易總量的46%,亞太地區的發展對保持全球貿易和商業持續且包容性增長至關重要。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地位更是舉足輕重,正如習近平主席講話中所指出那樣:「中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力帶動了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發起成立絲路基金,倡議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不僅為亞太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保障,也為全球實現包容性增長,實實在在地貢獻了中國力量。

國家經濟快速而強勁的發展,國家在全球經濟和國際事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香港繁榮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及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亞太自貿區的形成,為香港發揮金融和貿易所長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廣大港人應對亞太自貿區的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及時把握其中的機遇,共同推動香港經濟形成新增長點。那種把香港發展與國家建設相隔離,甚至推動「港獨」的行為,不僅是政治上的巨大謬誤,也是損害港人利益和自毀發展前景的荒謬之舉。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