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社評:“眾籌”騙局替梁遊奢侈生活買單

高院判令取消梁遊二人議席,彰顯了香港法治,維護了國家主權原則,打擊了“港獨”囂張氣焰,大快人心。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反“港獨”可以放鬆下來,“港獨”及其幕後勢力必定會全力反撲,繼續利用各種手段欺騙、誤導市民。對此,香港社會必須保持高度警覺。

 

就在昨日,梁頌恆、遊蕙禎宣布,將開展一項面向全港的“眾籌”計劃,欲籌集五百萬以作上訴終院的律師費之用。表面上看,這似乎與其他眾籌項目並無區別,合乎法律也合乎常理。但只要細想一層,便可以發現當中重重疑點,這更像是一場典型的“龐氏騙局”,“眾籌”是假,“轉移債務”、博取同情重聚政治能量,或許才是其真正目的。

 

儘管梁遊二人在網上聲稱,籌款將全部用於上訴終院,不會用作償還初審的律師費,“一旦勝訴”,所籌費用將捐給其他抗爭團體,云云。但是過去一年來所發生的事例説明,“青年新政”這一成立僅一年的組織,能贏取區議會多個席位、能獲得立法會兩大席位、能發動一連串大型對抗集會、能請得上一流的資深大狀的政治團體,絕對是“財雄勢大”。且不説其眾多匿名的幕後“金主”,僅以兩人不斷到台灣以及其他地區“會客”、得到駐港的外國領館人員的多番“眷顧”而言,其核心成員竟無法支付上訴的律師費用,絕不合乎情理。

 

更何況,“港獨”分子生活奢侈,所籌得來的款項是否真的用於官司之上,亦是巨大的疑問。例如,梁遊二人被記者拍到租住貴价“私竇”,選舉期間花費鉅款購買“零食”,聘用數量龐大的“議助”。到了本週二,當梁遊二人被立法會秘書處驅離後,記者發現辦公室遺留的是各類名貴空酒瓶……顯然,用“花天酒地”來形容梁遊二人的生活,並不為過。所謂的“傾家蕩產打官司”,説得縱然動聽,但卻難掩其奢侈作風的事實。

 

由此觀之,市民有理由懷疑,梁遊二人所謂“眾籌”非因“沒錢”,而是要將這筆因其一手挑起的政治危機與訴訟債務,以一種冠冕堂皇的形式轉移到市民身上,美其名曰“支持抗爭”、“維護自由”,實為其奢侈生活買單。如果再聯繫到其當前的政治處境,“港獨”勢力需要以一種政治操作,去轉移公眾對其的批判,博取同情,繼續誤導青年,為下一波的“旺角暴亂”重聚政治能量。因此,他們炮製“眾籌”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一再證明,反“港獨”是一場長期鬥爭。人大釋法,為特區公職人員的效忠宣誓“立規矩”;高院判決重申“一國”原則,遏制了“港獨”囂張氣焰。但切莫以為“港獨”會就此消失,可以預見,類似的“眾籌”、“抗爭”還會不斷上演,更多的“外國干預”將會不斷到來。要維護“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維護市民的根本長遠利益,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