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評論:記協是打壓新聞自由的元兇

作者:美 恩

特首梁振英日前向《蘋果日報》發律師信,指該報今年9月8日的社論呼籲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應追究梁振英涉及貪污問題,認為內容失實。香港記者協會立即發表聲明,對梁振英的做法表示震驚及遺憾,指梁向傳媒採取法律行動,難免令公眾疑慮梁刻意針對傳媒,欲引發寒蟬效應,窒礙言論自由,要求梁撤回律師信。

記協的聲明令人遺憾。誠然,香港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但香港沒有報道失實的自由,更沒有報道失實後一錯再錯、濫用傳媒公器的自由。據代表特首的律師指出,澳洲媒體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於2014年10月15日報道事件時,已提出其他證據,證明有關協議並非「秘密合約」,而英國反貪機構亦就事件向梁振英作出正式回覆,表明決定不展開調查。

至於梁振英本人亦就事件多番向公眾澄清,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亦最少於四個不同場合,包括2014年10月29日、11月5日、11月6日及11月20日公開回應事件,指梁振英與UGL簽訂的是「離職協議」,是一項不公開的商業安排,屬商業慣例,毋須申報。對此,《蘋果日報》以及記協沒可能不知道,惟他們故意不理,《蘋果日報》斷章取義,對澳洲媒體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的其他證據,以及英國反貪機構的正式回覆置若罔聞,繼續對特首梁振英故意抹黑,是徹頭徹尾的惡意誹謗,梁振英作出還擊實屬忍無可忍,事件並不涉及所謂打壓新聞自由,尤其所謂的「新聞」已證實是假的、是捏造出來的。若特首不出來澄清,撥亂反正,怎可能保持自己清白之身?

壹傳媒報道新聞往往斷章取義,就如早前他們所引述的所謂橫洲發展的機密文件,他們便故意忽略文件中PHASE ONE(第一期)字眼,以此誤導讀者,隱藏特區政府發展橫洲公屋陸續有來的事實;他們亦喜歡捏造事件,為了加深陳健康的賤男形象,他們更不惜以金錢利誘陳健康到內地嫖妓,換來所謂「獨家新聞」。

對於這些失實報道,記協從不發聲,但對《蘋果日報》向特首惡意誹謗,卻第一時間走出來「幫拖」,實在助紂為虐,姑息養奸,應該發聲時不發聲,應該譴責時不譴責,對假新聞置諸不理,對斷章取義習以為常,以致時下香港充斥失實報道,真相沒有人去重視,歪理卻不斷地散佈,「劣幣驅逐良幣」,記協才是打壓新聞自由的真正元兇。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