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旅業萬人大遊行 高呼「要生存」
台旅業萬人大遊行 高呼「要生存」
受到陸客人數銳減影響,13個觀光相關產業公會、協會組織串連組成「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昨日走上凱道遊行,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並找出對策。中央社
舉「兩岸一家親」標語 促蔡當局闢新活水
香港文匯報訊 面對陸客赴台人數減少,觀光產業變「慘」業。台灣觀光業昨日發起萬人大遊行,雖然天空下起大雨,主辦方稱有超過兩萬人堅持參加遊行。有業者高舉「兩岸一家親」的牌子, 訴求「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並提出12項訴求,盼開闢產業新活水。
據中評網報道,遊行隊伍昨日在台北華山藝文園區集合,下午2點出發,沿途行經忠孝東路、林森南路與仁愛路,最後抵達「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向蔡政府抗議。 有八成業績來自陸客團的台北市弘悅旅行社派出近200位員工參加遊行,他們冒大雨,在出發前呼喊「能溫飽,求生存」口號,誓師向蔡政府抗議。
這次遊行隊伍共分成旅行業、優質協會、導遊業、旅館業等5個大隊,5大隊民眾一邊前進一邊喊「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口號,手裡也拿「別讓觀光變關光」、「振興旅遊、台灣加油」等標語,要求政府找出對策,拯救觀光業寒冬。
遊行隊伍長達2公里
遊行隊伍綿延長達2公里,步行在忠孝東路上,一度造成車流的大打結。身穿白衣的抗議民眾,他們不分男女老幼,激動地呼喊說:「我要吃飽,活下來,蔡政府不能看不到。」
另據中央社報道,觀光產業自救會向蔡當局提出的陳情連署書指出,「5·20」新政府上任,台灣觀光產業首遭衝擊,百萬觀光產業人員不應成為政治祭品。面對陸客來台人數驟減,產業苦撐百日,卻等不到政府提出完整對策與配套方案。
自救會說:「過去我們相信民進黨愛台灣,但現在我們不能溫飽。過去我們相信政黨輪替台灣才會好,但現在我們沒有工作。過去我們相信小英執政會維持現狀,但現在我們無法養家。」
面對龐大旅客缺口,為求生存,觀光產業相關業者串聯,提出12大訴求,盼政府重視採納,與產業攜手解決燃眉之急,開闢產業新活水,內容包括減免陸客赴台簽證費、展延遊覽車及旅遊相關業者貸款還款期限。
自救會發言人李奇嶽說,觀光產業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5·20」至今,陸客來台「斷崖式」地減少,摧毀了觀光產業的生存、從業人員的家庭生計。
憂「十一」陸客人數創新低
李奇嶽指出,近日「移民署」陸客申請來台人數,團體約2,000人左右,自由行約4,000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剩下30%。去年大陸團體旅客有200萬人次,希望未來一年維持50%的陸客,但仍缺100萬人次,陸客平均停留7.5天,其他國家旅客平均停留3.5天,所以需要其他國家旅客200萬人次才能補足缺口。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陸「十一」黃金周,旅遊業者憂心大陸遊客人數恐創歷年新低。據「移民署」資料統計,今年9月1日至9日為止,大陸遊客申請來台個人旅遊及團體旅遊人數,分別為2.9824萬人及1.6435萬人;較去年同期間的1.4512萬人及3.1197萬人,各有增減。
「移民署」表示,往常多從9月初開始觀察「十一」黃金周申請案,以今年9月1日至9日與去年同期比較發現,個人旅遊的陸客不減反增,增幅為105.5%,但團體客減幅卻達47.3%。
台觀光業萎縮數據
全年陸客人數 今年料較去年少約80萬人次。
陸客團 7月較去年同期減少15%,8月減少55%。
觀光收益 以陸客平均停留6天計算,台灣將減少近500億元新台幣。
華語導遊 僅剩一成執業。
遊覽車 3,000多輛「曬太陽」(無工開)。
中南部觀光景點飯店訂房率下滑50%。
資料來源:中新網
台媒:不承認「九二共識」陸客拒來
《聯合報》
■陸客不來台的主因是新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轉冷。
■綠營散播「陸客不來,寧靜來了」等惡意文宣,使大陸民眾產生「惡台」心理。
■觀光業的困境在於客源不足,當局應設法讓陸客回流,並開拓內外多元市場。
■300億元(新台幣,下同)紓困貸款是「頭痛醫腳」方案,無法解決業者的困境。
■陸客在台消費能力高於其他地區旅客,想以東南亞客源填補陸客流失的損失,根本不可能。
《中央日報網路報》
■陸客與台灣觀光業的關係,不是其他地區觀光客可比擬的,也不是日韓旅客能彌補的。
■觀光業者呼籲支持「九二共識」,說明兩岸的政治互信絕不只是政治問題,而是活生生的民生問題。
■如果蔡英文繼續鼓吹所謂「『九二共識』限縮了台灣的選擇權」,就和民眾距離更遠。
《聯合晚報》
■陸客減少既是兩岸政治問題,也是重大經濟、民生問題。
■相關產業一旦發生連鎖效應出現倒閉潮,勢必產生更大民怨。
《經濟日報》
■今年「十一長假」陸客赴台人數預估將僅為去年的一半,創開放陸客來台觀光8年來最慘淡的一年。
資料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