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香港未來四年需要正能量主導的立法會
──2016立法會選舉系列社評之一
再過五天,香港市民將投票選舉新一屆立法會。這是又一次關係到未來四年香港發展的重要選舉,其結果將關係到今後四年香港社會的政治生態、經濟發展及社會民生的發展狀態,對每一位市民來說,是息息相關的大事。
根據基本法規定,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其職權包括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聽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並進行辯論;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就任何有關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接受香港居民申訴並作出處理等。這些有關特區管治和政府運作的重要事項,都要依靠議員們的工作來一一進行和落實。立法會是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法會議員承擔重大而神聖的職責,對立法會能否順利運作及能否完成好所承擔的使命,起關鍵性的作用。可以說,有怎麼樣的議員,就會有怎麼樣的立法會風氣、運作和形象。
香港目前正處在一個重要而關鍵的發展時期。一方面,香港回歸將近20年,在「一國兩制」總體落實良好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也不斷顯現,急待謀求對策解決;另一方面,世界經濟還處在艱難的復甦階段,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經貿環境日趨複雜,令高度外向型的香港經濟,正面臨如何與時俱進的嚴峻考驗。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需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努力實現以創新科技來帶動的經濟轉型;同時,還需要集中精力,進一步改善民生,緩解社會矛盾,讓廣大市民能夠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共同實現香港社會的長期繁榮穩定。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有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需要有一個能夠與政府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為社會發展提供正能量的立法會。
回顧上一屆立法會,雖基本完成使命,但由於反對派議員進行手段越來越激烈、範圍越來越廣泛的干擾破壞,立法會運行中出現了很多令人遺憾,甚至是令廣大市民憤怒的事情。反對派議員不惜浪費議會寶貴時間,對政府提出的眾多涉及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議案,採取了激烈對抗、拉布、流會等手段進行拖延阻擾。據統計,上屆立法會共舉行了143次會議,總會議時數達2170多個小時。反對派議員提出了600多次點人數,消耗了超過220小時會議時間,還製造了流會18次,導致議事效率相當低下,政府施政舉步維艱。
反對派議員在議會上的干擾破壞行為,不僅浪費了數以十億計的龐大公帑,更令香港社會發展錯失了不少難以補回的良機,嚴重影響到香港的經濟運作和民生改善。例如,行政長官梁振英一上任就提出要設立創新與科技局,但反對派議員極力拖延,令該局三年後才能成立,而這三年,香港不知錯過了多少利用創新科技發展的良好機遇。這方面的例子可謂多不勝數!
因此,面對當前嚴峻複雜的經濟、社會環境和香港發展的迫切需要,香港再也不能被反對派議員拖死了。香港需要一個能夠配合行政部門發揮主導作用、議事效率高並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議會,廣大市民需要為香港做好事、做實事的立法會議員。9月4日的選舉,正是廣大市民運用基本法所賦予的民主權利,實現這個願望的大好時機。廣大市民要用選票懲罰那些只懂拉布搞破壞,不懂建設為香港的反對派候選人;同時,把愛國愛港的建制派候選人送入立法會,讓正能量在新一屆立法會中佔據主導地位。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