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哲:舊酒樓有溫婉古典一面
近日決心「斷捨離」,清理家中雜物。說是「斷捨離」一點不假,雜物多年來瑟縮一角,一旦被翻出來,聯繫歷史記憶,令人難捨難離。
亡父工作過的新界酒樓和新京酒樓集團早已結業,留下一包利是封和一張菜單。「新京酒樓」的「京」字中間有一橫,「亰」不但沒有錯,反而底蘊厚重,反映中國傳統書法的獨特藝術風格。書法家們會打破常規,賦予漢字新生命,通過筆劃粗幼、長短搭配,顯得端莊穩重又不失靈動氣質。只要古人在書法作品中寫過、在古代碑帖上出現過,都不能算錯,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歐陽詢等大家寫的「京」字都多了一橫。香港舊酒樓有這樣的寫法,反映老闆懂書法。
兩間酒樓印製的方形利是封「如意吉祥」,紅底金字,「如意」在右,「吉祥」居左,兩行直寫,符合傳統字直寫的習慣。四個字嵌入一個四方框內,筆劃相連,看似印章。四字之下附有兩間酒樓的名字和電話號碼,那時未有傳呼機、手機,只有座枱電話,新界、九龍、港島的電話號各有不同數字起頭,新界酒樓在新界,要先撥「0」字,新京酒樓在九龍,以「3」字先行。
菜單上有以毛筆寫的好意頭菜名:鴻運乳豬拼盆、上湯焗龍蝦、發財好市柱甫、蘭花炒帶子、紅燒海鮮翅、金錢鮮鮑片、清蒸大星斑、當紅炸子雞、生炒糯米飯、水餃生麵等。附以一席價錢、顧客名字和設宴日期。
以前很多酒樓的大門口都有塊玻璃板,以毛筆蘸上白灰水寫些宣傳語句,吸引路人觀看。舊式酒樓做生意之餘,不忘中國書法傳統,有溫婉古典一面,讓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