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哲: 同心合力抗風災

政府吸取了「山竹」和「天鴿」等風災的教訓,團結各部門,加上義工,今次在超強颱風「蘇拉」來襲前做好各種準備,盡最大能力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值得一讚。

然而,有些人總愛無事生非。當8號風球掛起時,從深夜到翌日白天都風平浪靜,有人就在社交煤體批評:「天文台是否早了一天掛8號風球?」語帶揶揄,其實只顯示自己無知。香港北面山高,「蘇拉」初來襲時吹向北面,被深圳和香港的高山所擋,市民聚居在南面的平地上,因此未感受到強勁風勢,及後「蘇拉」改變方向,吹向東南面,市民才感受到其超強威力。

每次颱風高懸,一定有人不顧當局多番勸喻,硬要到海邊「追風」,說是感受風勢有多強勁;有人甚至抱嬰兒到海邊「打卡」。身為父母帶頭犯錯,很難期望他們今後能教育好孩子。有人在深水灣踏滑板沖浪,還有人下海游泳,都應受到譴責。

一位移居倫敦的朋友發了三條短片到朋友圈。第一條標題是長洲,大量海水倒灌上兩幢樓宇之間的一條小巷,猛沖街上的垃圾桶和雜物。影片沒有聲音,看來也不似長洲。另一條片標題為東涌,這回有聲音,也是海水倒灌上岸,多輛汽車被半淹浸,行人艱難寸進。此地也不像東涌。兩條片的地點和時間都不明確,更關鍵的是都在白天,而「蘇拉」之下的天氣在晚上8時許才開始轉壞,到深夜正面襲港。第三條片是將軍澳海濱出現大浪如小型海嘯,其實這是2018年時「山竹」襲擊將軍澳海濱房屋的情況,並不是如今「蘇拉」造成。頑劣之人嗜好造假,令海外華人信以為真,給香港添煩添亂,可恨之極。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