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哲: 被手機吞噬
很多人沉迷於玩手機,除了睡覺和駕車,大多時間一刻都離不開手機。筆者舉以下幾個離譜例子。
在巴士車廂內近閘門處,一名女子雙手很忙碌,既要滑手機,又要撥弄從脖子上滑下來的長圍巾,更要穩住身邊的行李箱,雙腳呈大八字,企圖平衡身體。巴士轉彎時,她忙不迭地扶行李箱、握扶手、弄圍巾,雙腳前後左右移動,但雙眼仍緊盯手機,如此周而復始撥圍巾、扶行李箱、握扶手,情況難看之至,也十分危險。猶記幾年前一名女童就曾因為其圍巾太長,下小巴時被門夾住勒頸絆倒而輪下亡的慘劇。
上班繁忙時間,一名少女一邊搭地鐵的扶手電梯一邊看手機,手一鬆,手機掉在梯上,由於人太多,她沒法拾回手機,驚惶失措之下,不停亂叫,生怕後來者踩踏其手機,就這樣手機一直在梯上卡上卡下,情況狼狽兼尷尬。
在地鐵車廂內,一對幼童分別坐在父親的左右兩旁,男童跟坐在另一邊的祖父聊天,女童在那邊只有呆坐的份兒,因為父親一路上只顧看手機,一句話也沒跟她說。祖父樂於與男孫直接溝通,可惜為人父者領會不到這種好處。筆者每次搭地鐵下車時總要提防閘門兩旁站着的人,生怕把他們的手機碰掉進車廂與閘門之間的罅隙內。
記得一幅漫畫很諷刺:一對母女坐同一張沙發,女兒透過手機短訊向母親祝賀「母親節快樂」,母親則回以「謝謝」短訊,期間兩人沒發一言。
現代社會,智能手機很方便,但若玩手機成癮,原是由人主動操控手機變成被手機操控,人際間直接溝通大減,親情友情變得疏遠。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在網絡跟對方交流很自然,返回現實跟真人溝通便難以適應,人變得更孤獨,心理很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