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之:歐洲向中國取暖
俄烏衝突持續,連接俄羅斯和歐洲的重要天然氣運輸管道爆炸,歐洲嚴重缺電,且電費飊升。寒冬迫在眉睫,歐洲轉向中國購買禦寒物品,其中以浙江和江蘇的訂單最多。
中國有「過冬8件套」:長袖保暖內衣褲、保暖絲襪、絨睡衣、熱水袋、暖手寶、取暖器、電熱毯和高領毛衣;另有「過冬3件套」:圍巾、帽子和手套。過去浙江的禦寒物品出口訂單多以中東為主,今年對歐洲的訂單出口量較往年增長約三成。今年歐洲的冬天可能是20年來最冷的冬季之一,歐洲買家因此及早入貨。
浙江寧波慈溪市是中國取暖器的重要生產基地,出口量佔全國三成;江蘇常州的熱水袋、無錫的電熱氈正在歐洲熱賣。10月以來,中國的暖手寶在全歐的銷售額環比增長了447%,熱水袋的環比增長為300%。有荷蘭買家讚中國保暖衣溫暖貼身、有彈性、不臃腫、凸顯身形,很受婦女歡迎;英國婦女喜中國褲襪,因為僅售10英鎊。保暖絲襪與皮膚顏色相近,如同裸露雙腿,也是歐洲女性欣物。英國舊樓多,散熱快且耗電,人們要給門窗做密封防風、多穿保暖衣物。開着一張雙人中國電熱氈只需100瓦電,每天開一小時,一年電費僅12.48英鎊。中國取暖器體積小、功率大,可移動到客廳、卧室、浴室,在快速升溫的同時又能防火。過去歐洲人有條件在家中全日開暖氣,人在屋內只穿單衣。現在缺電,才知道中國有如此物美省電的暖身用品。
歐洲起初緊隨美國與中國為敵,高喊「民主、人權」空口號。現實擺在面前,人民若吃不飽穿不暖,政治操作只會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的發展理念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外貿易大門常開,世界也離不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