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可 :「黃色經濟圈」自絕後路


日前走進一個商場,見到一間專賣台灣飲品的小店,門外貼了一個斗大「藍」字,下面再加一支「藍色箭嘴」,指着左邊。筆者很自然按指示望向左邊,見到另一家店,專賣港式三文治等小食。那店的指示,明顯是要告訴顧客:「那邊是『藍店』,我的是『黃店』,若你是『藍人』,就別幫襯我,去幫襯他吧;若你是『黃人』,就別幫襯他,幫襯我吧。」筆者本來無意幫襯誰,也不知道誰「黃」誰「藍」,但看了貼字後,內心不禁多謝那「黃店」提醒,便直接去幫襯那「藍店」了。

開店目的為做生意,鄰店的人持什麼政治思想,跟你有關係嗎?如此「揀客」,不是明「倒自己米」麼?自從去年黑暴亂港,便出現「藍營」與「黃營」之分,更有人發起「黃色經濟圈」,開了不少「黃店」,誓言不賣大陸貨。然而,自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有些「黃店」嚇得快快關門;有些蝕得厲害,沒多久也倒閉;有些還是想做內地大市場生意,從「黃轉藍」,自我「洗底」;有些暗中用內地貨,換個包裝,照樣賣給「黃人」,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卻被人發現,例如口罩是來自內地的、揮春是拿到內地印刷的……

中國11月公布了創紀錄的貿易順差,出口同比增長21.1%。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大力打擊中國貨品進口美國,但並未顯示全球供應鏈重返美國,美國消費者反而搶購中國製造的家庭用品和玩具。今年美國的進口總額預計將低於2019年,但中國在美國進口總額中所佔份額可能會增加。「中國製造」舉目皆是,俄羅斯有網友說:「我們幾乎沒有買不買中國貨的選擇,中國是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地。」非洲有網友說:「我們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驕傲,因為這會帶來非洲的經濟發展。」阿拉伯語世界有網友說:「中國的衣服、手機等到處都是。」這些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