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從兩個熱門關鍵詞「國泰」與「泰國」的反思
近日,在各大搜尋引擎,均會出現兩個關鍵詞:「國泰」與「泰國」,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原來同樣有間接共同點。
先說「國泰」,國泰航空全球裁員8,500人,其中被裁駐香港員工5,300人,國泰港龍品牌更停止營運,不再飛往內地航點,是次國泰大規模裁員計劃,回想今年二月的時候,有空中服務員組織「和你飛」,主張罷飛內地,癱瘓香港國際機場,期間有暴徒禁錮並毆傷《環球時報》記者;有機師參與暴動被捕;有機師公開警員乘客的個人資料;有機師作出與航空和安全沒關的政治廣播;有空中服務員從境外運來抗爭物資;有航空公司員工休息室貼滿「連儂牆」紙條,部分機師和機組人員的舉動,構成潛在航空安全,鑑於離境航班必然經過內地領空,內地民航局向國泰航空要求須呈交每班航機的機師和空中服務員名單。
在社會反修例運動後,香港的旅遊天堂形象已潰散;再經歷新冠肺炎對全球航空業、旅遊業和酒店業的衝擊,可見國泰航空「被攬炒」的邪惡根源在「顏色革命」和黑暴。昔日,個別空中服務員不惜以罷工,威脅航空公司停飛內地,如今求仁得仁,擊潰了香港的金漆招牌和航運樞紐地位,削弱了航空業的基業,疫情更進一步把航空業被壓垮,連累了其他安分守己卻被裁的同事,並打碎了包括飛機維修、飛機膳食供應、機艙清潔業等其他關聯產業從業員的飯碗。
另一個關鍵議題便是泰國的反政府示威浪潮,主戰場聚焦首都曼谷街頭,從新聞看到泰國示威的情景,尤如看到反修例期間的香港,兩地分享著類同的違法暴力風景線,香港特區抗爭者以反對《逃犯條例》作導火線,而泰國則是要求軍政府總理巴育下台和改革泰國王室,揭開潘多拉的盒子,香港和泰國的民眾運動均以手勢和口號引來國際關注,泰國抗爭者也模仿香港暴徒就地取材掘出磚塊和攻擊警員的手法,兩地抗爭的文宣和公示方式也類同,兩地也有「政治戲子」演出預先寫好的劇本,並有記者會在現場拍下刻意營造的「催淚感人」照片,這就是「顏色革命」的套路。
「國泰」衰落的其中最大原因是香港反修例黑暴,「泰國」的抗爭也是參考香港黑暴,或可以形容是香港輸出違法抗爭的經驗和模式,香港的那場社會運動,有外國人策動「顏色革命」的影子,泰國的反政府示威,同樣見到外國套路。
只有經歷過不幸,才知道幸福的可貴;只有曾經待業求職,才會珍惜現在的工作。無論如何,希望泰國能逃出這次裡應外合的劫難,國泰民安。
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