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 葵 : 中史及中文教育令人擔心
考評局公布中學文憑試(DSE)《 2020 試題專輯》,指出在中史科中,有考生把歷史名人張冠李戴,把司馬遷認作司馬光,把蘇軾、歐陽修當作李白、杜甫,實在錯得離譜。
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中國史書的典範。作為中國人,即是所學的中史並非其專業,也應該知道司馬遷。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也赫赫有名。筆者小學時已聽過司馬光《破缸救友》的故事。司馬光年幼時曾用大石塊砸破水缸,把一個掉進缸裏的小孩救出來,比同齡孩子有急智。蘇軾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其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涯何處無芳草」留存至今。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李白是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名句,你不會不懂吧。「詩聖」杜甫,也是唐朝詩人,他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也千古傳頌。文憑試考生一般已近成年,況且應考前需先溫習書本,上述的基本知識怎可能不識?
另外,不少考生錯別字嚴重,把「國庫」寫成「國富」、「開源」寫成「開元」、「無為而治」寫錯成「無謂而治」、「江」誤寫成 「 光」 、「宗旨」 寫成「忠旨」、「踴躍」寫成「勇躍」、「魚餌」寫成「魚利」、「謎題」寫成「迷題」等等。寫字容或有「執筆忘字」之時,但上述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字,不涉及「一時大意寫錯」吧。
現今網絡普及,很多人只看圖不讀字。網絡上出現很多三不像的所謂「潮語」,扭曲原來字詞的寫法和意思,久而久之,年輕人習非成是。考生上述的離譜錯誤,多少反映現在中學的中史和中文科教育的水平,教育局和學校的老師應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