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選管會須為日後選舉未雨綢繆
近日從電視節目看到美國總統選舉,兩名候選人唇槍舌劍,更出現大批有問題的郵遞選票,而各名候選人的選舉經費也未見頂,加上美國個別地區受暴力衝突影響因而被聯邦政府宣佈為無政府狀態,令人聯想到去年香港特區在反修例黑暴籠罩下的區議會選舉安排混亂,有欠公允。
去年區議會選舉,有選民的「被取消資格」而不自知;有的「被投票」;懷疑有人曾多次排隊投票或取得額外選票;投票站投票人數和最終票箱選票數量不符;有人刻意重刻排隊借此造成混亂和長龍,令長者放棄投票;點票唱票時,亦有大批不明來歷的黑衣人在點票站內叫囂和製造混亂,給予敗選者施加不必要的壓力從而放棄現場重新點票的意向;更有人組織「初選」限制其他候選人參選,構成選舉舞弊。有建制派候選人和義工被襲擊,也有建制派議員的辦公室、街站和宣傳品被刑事毀壞;而「連儂牆」則成了誹謗抹黑建制派候選人的文宣平台,難道選管會對以上情況真的可以視若無睹嗎?
香港選舉制度暫時不考慮引進電子投票制度和郵遞選票,然而,有政黨建議選舉日可安排長者選民在指定時段優先投票,甚至設關愛座或選擇附近有「瓦遮頭」的投票站,選管會卻無動於衷。
選舉其實是一個選民行使公民權利的公民活動,體現民主,需要有秩序和遵守法律規則進行,是一個莊嚴的程序,並不能兒戲,更不能耍骯髒手段。明目張膽的選舉舞弊,若未有依法跟進,只會蠶食香港法治和選舉公平原則。
原定於今年九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因疫情而延後一年舉行,選管會理應有額外一年時間去查找不足,並去完善投票日和此前的安排。最簡單而言,投票站的保安已需要加強,除了要求警員在場維持秩序外,理應需要在投票日當天在票站和點票中心聘用保安人員,並考慮在票站內加裝閉路電視;另外,在招聘和訓練票站職員時,也不能馬虎,不能引狼入室,也不能騁用毫無經驗的人員。
選管會需要亡羊補牢,為來屆立法會選舉和其他選舉做好準備,甚至改革和引進電子投票制度,才能保障選舉制度公平公正,讓選民更安心的行使公民投票權。
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