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復活節,一連4天假期,很多人一窩蜂外出玩耍,疏於抗疫,令人搖頭。
遊離島、行山、騎單車等等。天氣回暖,人一冒汗,勢必脫去口罩;共同進食,也不可能戴上口罩,於是邊吃邊談天,口水花四濺,正是防毒大忌。這當中只要有一個「隱形帶毒」者,所有人都有機會受到「第一、第二、第三代感染」……沒完沒了。有些人更在郊外餵飼馬騮。須知此舉不僅影響自然生態,馬騮群起搶食時有攻擊性,會危害自身及旁人的安全。馬騮身上更帶有多種病毒,不得不防。餵飼馬騮會觸犯法律,最高可被判罰款一萬元。人們這麼快就外出玩樂,甚至帶同抵抗力弱的小孩一起,情況甚為不妙。盡量減少社交、食肆裡4人以上不能同枱進食等禁令被這些人置諸腦後。無疑近日新冠肺炎新症有回落趨勢,連續多天出現個位數字,很多人覺得「沒事了,可以出去玩了」。有此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多位病毒專家常苦口婆心提示人們:一兩天的數字回落並不表示疫情已經過去。專家甚至預期疫情於今冬仍未能完結。確診個案減少,與連續4天假期,交回的檢測樣本數目也減少不無關係。其實,確診個案屬個位或雙位數字不是關鍵,若是境外輸入,只要隔離工作做得好,100宗個案也不怕;但若是本土發生,1宗也嫌多。到本土個案消失,再算兩個潛伏期,即14天加14天,共28天之後沒有新本土個案,疫情才算真正過去。
香港地少人多,家居面積小,放假時一家大小擠在斗室裡,的確納悶。但如今疫情正處於轉折的重要關頭,人們稍為掉以輕心,便可能全功盡廢。大家共同多忍耐一下,顧己及人,健康繁華的香港不難早日再現。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說得好:「人放假,但病毒不放假。」本月尾和下月初又有不止一天的勞動節假期,貪玩的人好自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