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評旺暴 港陷大困局

1

圖:2016 香港書展「血色旺角前世今生」論壇邀請了6位名作者發表對社會的看法。與會者一致認為,不能將追求民主和維護法制分離。 曾慶威 攝

由「佔」惡化成暴力違法 追求民主勿與維護法制分離

《亞洲周刊》將各界專家就年初二凌晨旺角暴亂的系列評論文章編輯成書《血色旺角前世今生》,昨日舉行新書發佈會,並邀請了6名作家出席旺角暴亂論壇。與會者一致認為,不能將追求民主和維護法制分離甚至對立,並指旺角暴亂顯示香港已進入前所未有的大困局。

論壇由知名時事評論員何亮亮主持,6位作家包括《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資深時事評論員、經濟學博士周八駿;資深傳媒人潘麗瓊;律師陳莊勤;醫生陳建強及中學校長何漢權。

周八駿分析旺角暴亂時形容,這標誌香港已進入有史以來第三次困局,且屬最嚴重的一次困局,預計需時5年至10年才能逐步解決。周八駿說,香港第一次困局是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前後西方世界封鎖中國,各方勢力於香港形成爆發點;第二次困局是九七回歸信心危機,引發大規模移民潮,「第一次危機靠西方世界解決,第二次危機靠內地改革放經濟騰飛,吸引香港人才大回流解決。這一次困局最難解決,因為是政治、經濟各項複雜因素糾纏形成的,目前沒有即時有效的應對方法。」

經濟缺新支柱加劇貧富懸殊

他續說,旺角暴亂揭示了這次大困局的嚴重性,其一是「佔中」時期的所謂非暴力「公民抗命」,惡化成赤裸裸地暴力違法行動;其二是激進者由爭取所謂「真普選」政治權力,演變為「香港建國」的危險「港獨」主張。他指出,大困局有其背後深層經濟因素,香港經濟20年來未產生新的支柱產業,只能靠地產、金融支撐發展,後果就是造成嚴重的貧富懸殊。

周八駿指出,激進組織發起系列反內地遊客行動,加上國內外經濟下滑,令支撐就業市場的旅遊、零售等行業步入寒冬,引爆經濟弊端累積的深層民怨,「政治上激進政客進入反政府高峰期,又遇上最弱勢的政府無力緩解政、經矛盾,行政立法進入關係最惡劣的時期。這些因素,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他認為,唯有堅守「一方向、兩底線」,才能逐步消減各項不利因素,令香港安然度過有史以來最大困局。「一方向」是堅守「一國」之內尋找「兩制」如何優勢互補;「兩底線」一是厲行法制、嚴格遏制暴力化趨勢,其二是堅決禁止「港獨」這個危險禁區。他指出,香港一向是祖國航母下一隻小船,如何能避過這次巨大風浪,答案值得全體港人思考。

冀明年辦「香港重生」論壇

潘麗瓊表示,由「佔中」到旺角暴亂,青少年是最大的受害者,感覺很心痛,「他們被『民主』的華麗包裝紙吸引,吃下了暴力欺凌的毒藥。」陳莊勤表示,兩地發展的矛盾激化成旺角暴亂,但追求民主的基礎首先是保障法制。陳建強希望所有戾氣發散後,明年能舉辦「香港重生」的論壇。

何漢權認為,旺角暴亂種因於十多年前中學教育放棄中史為必修科,不了解祖國是青年被誤導的禍源。邱立本總結指出,旺角暴亂揭示了香港發展的一個危險趨勢,就是將民主和法制對立,必須引起各界警覺。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