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頭起火八逃生口未開 台火燒車慘劇疑點重重

1

圖:出事車輛的右後門被護欄阻塞,乘客無法打開逃生/法新社

  19日陸客團旅遊巴于桃園起火造成26人死亡的意外疑點重重。台灣遊覽車公會表示,這輛旅遊巴合共8個逃生出口,但均沒有利用和打開。其中左後方的逃生門更被加了一個栓子導致卡死,更匪夷所思的是,因油箱和引擎在左後方,車頭產生火花形成火燒車的機率極低。

綜合中通社、中央社、聯合報報道:當地消防局在火勢撲滅後進行清點,車上有26具焦屍。警方從現場研判,乘客陳屍處集中在車尾,明顯往後逃難,但右後車門疑遭護欄阻擋,車門推不開,阻礙逃生,導致全車26人在車上活活被燒死,其中9具屍體堆疊在後車門,死狀淒慘。

九屍堆疊後車門

台灣遊覽車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日中表示,這輛遊覽車有8個逃生出口,除了前門、後門之外,左後方有一個安全門,並不難打開,車頂也有逃生窗,前、後也有四個逃生窗,還有擊破器,不解為何都沒有利用。

陳日中研判,除了可能是事發當時驚慌失措、陸客不熟台灣遊覽車,加上起火點是從車頭燒起,駕駛員可能也來不及引導旅客下車。

陳日中說,更匪夷所思的是引擎在左後方,究竟為什么會從車頭起火仍不得而知,需要警方深入調查。遊覽車公會理事長魯孝亞指出,這次自撞車頭起火應該是首例,車頭沒有油箱和引擎,也沒有大量易燃物,自撞後產生火花也是很難形成火燒車,機率極低,這起意外讓人不敢置信。

最早趕到馳援人員之一的警察林光華表示,聽到車內不斷有人尖叫,但安全門怎麼也打不開,他和最早目擊的砂石車司機猛砸大玻璃,但效果有限,很遺憾沒有救出任何人。

據桃園檢警會同消防局19日晚初步勘驗,發現左後側的乘客逃生門打不開,須用螺絲起子才能撬開,原來是有人在逃生門多加了一個栓子,要靠螺絲起子往上頂,才有辦法開啟,栓子擋住車上乘客的逃生之路。而右後車門被護欄擋住,阻礙逃生,造成後座區堆疊了9具遺體。而現場還沒找到擊窗器,消防指可能要20日再搜尋。

旅巴車齡五年無超載

紅珊瑚遊覽車總經理林靖樺說,車號197-EE的遊覽車車齡約5年,平時都有依規定定期保養受檢,出發前也都會全車檢查。台灣公路總局說,這輛遊覽車原本排定10天後定期檢查。另外,遊覽車規定人數45座,沒有超載問題。

至於事故中身亡的蘇姓司機有20年駕駛經驗,但在2015年10月才取得大客車駕駛執照。另外,該司機為剛休假回來接的第一個案,沒有疲勞駕駛問題。

但根據資料顯示,這輛車在2012年至2015年度違規紀錄有3件,分別是超車、超速及任意變換車道;蘇姓司機則有2件違規停車。5件都已結案。

相關:認準安全門破窗槌逃生有法

據聯合報報道:遼寧陸客團發生嚴重火燒車意外,也讓民眾關注遊覽車的安全問題,台灣遊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指出,民眾搭乘遊覽車必須了解逃生窗口的位置。

另因遊覽車屬於密閉空間,發生火災時煙霧占滿空間,乘客容易嗆傷,且室內空間都是煙霧,民眾的身體要壓低,循着遊覽車的安全小綠燈引導開啟安全門,或使用安全擊破器將車窗擊破。

遊覽車業者表示,一輛遊覽車通常有5個逃生門(司機門、乘客前、後門、緊急逃生門、車頂逃生門,注意各逃生門上有綠燈)。

此外,車窗上有注記「緊急出口」的玻璃,通常其旁邊有擊破器,緊急時對緊急出口的玻璃四角擊破並推出玻璃逃生。一般車內配有2具滅火器,放置在車前(駕駛座旁)與車後(緊急出口旁)。

國光客運總經理吳忠錫則指出,民眾搭乘遊覽車要掌握兩個關鍵,包括安全門與車窗擊破器,目前台灣的遊覽車安全門都做得非常好且容易打開,另外車窗擊破器旁的窗戶也容易擊破。

他建議民眾要養成正確的逃生觀念,「意外常常發生在一瞬間」,民眾要學會自救。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