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哲:斷捨離 執到寶
近日搬家收拾雜物,發現一本贈書,是一位已故名作家於1982年的著作,扉頁上有他用鋼筆親筆寫我的名字和他的簽名,日期為1984年10月23日。
我的上司與該作家友好,那年我去上海,上司叫我帶封信給家在上海的他,其時通訊不發達,沒有手機,通常只有寄信,既然我去當地,就順道帶信給他。當時他患病,由他兒子接見我,並把那書贈給我。病中的他手抖得厲害,執筆寫作感到困難,但仍給我這個無名小卒親筆簽名,令我很感動。41年來我幾度搬家,這本書一直與我同行。
另外,多年前我把一張巴士車票夾在一本書內,如今車票「見天日」。那是1933年成立的九龍汽車車票,九龍汽車於1921年易名為九龍巴士,如今人人叫「九巴」。這張車票的下面被撕去了一截,是售票員從大疊車票中撕下一張之故。票約5公分長3公分半闊,綠底黑字,最上面是票號,跟着有中英文對照的幾組字:九龍汽車的中英文全名、「叁毫」(30CTS.),「叁毫」嵌在九龍汽車的徽章上。票的右邊有箭咀指向上,旁有「入」字及「IN」字,左邊是「出」和「OUT」,旁有指向下的箭咀;最後一行是「此票不得轉給別人」。
筆者求學時搭巴士要買票,車上除了司機,還有一位手持大疊車票的售票員,左穿右插於擠迫的乘客群中,確保所有人都買到票。
搬家時很多東西都得「斷捨離」,但像名作家的簽名作品和舊車票,讓我偶爾回憶當年點滴濃情,很有意思,怎麼也要珍而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