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 葵:打風的憂鬱
上周10號風球襲港。當8號風球高懸時,有位伯伯仍獨坐在公園的椅子上,有電視台記者問他:「打風喎,你唔怕咩?」伯伯淡定地說:「唔怕。」並反問:「你未見過打風咩?」初聽覺得伯伯不太禮貌,記者做「街訪」是職責,其次,眼見更高的風球將至,伯伯年紀大,獨坐伯伯為何不領情呢?
人們常說:「人老了,什麼沒見過?有什麼好怕的。」筆者也已幾十歲,但每次打大風,一個人在家聽到外面風聲呼呼,好像有人猛力敲打窗戶似的,真有點怕。小時候家住近海旁,10號風球時巨輪也被吹上岸,樓下電箱着火,人人走火警,亂作一團,父母又不知去向,一個消防員兩隻手分別夾住我姐和我於腰間撤離火場。當時我雙腳離地,被勒得透不過氣來,叫了一聲:「透唔到氣!」消防員聽後稍鬆手,我才回過氣來。現在每當遇到10號風球,童年陰影總會浮現。
想來害怕也沒用,不如找點事分散注意力,比如唱歌,如徐小風的《風的季節》:「涼風輕輕吹到,悄然進了我衣襟…付出多少熱誠也沒法去計得真,卻也不需再驚懼風雨侵…」唱完歌,再閱讀、繪畫、做手工藝、看電影或連續劇、烹飪,讓自己放鬆,有助緩解「打風憂鬱」。
想來伯伯那句:「你未見過打風咩?」頗能「壓驚」,因為怕也沒用,不如學習不怕。但這個學習必須在室內進行,不要到公園、海邊「追風」,更不該帶小孩去,別給救護人員「拖後腿」,在家「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