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哲 :AI與創作

創新科技發展如火如荼,AI人工智能幫助人類解決很多難題。有AI模型能快速分辨人類某些器官的腫瘤屬良性或惡性,也能預測患者對化療的反應,為病人制訂適合的治療方案。以前申辦各種執照要走遍政府所有相關部門,現在數字化管理,部門互聯互通,用手機申報便有24小時一站式服務。
汽車、巴士可以無人駕駛,還有空中的士,大大方便民眾出行。照顧老幼、家居打掃、洗碗等都能借助機械臂。電解鹽勺形似湯匙,可在人體舌頭上發放微弱電流刺激,讓分散在口腔中的鈉離子集中到舌頭上,幫助人們減少鹽分攝入。機械狗會爬樓梯、跳舞、翻筋斗、陪你聊天,又可作閙鐘,提你何時服藥等。AI可搬貨、在食肆遞送餐飲。他日6G、7G普及時,全面智慧城市可期。
然而,人若問到AI一些抽象問題,例如該不該赴某個聚會,這關係到個人的心理糾結問題,充滿大數據的AI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只能由個人決定。牽涉到創作如作曲、寫作、繪畫,還是人手做較好。有人用發聲取代筆寫或在鍵盤上打字,無疑省時省力,但「聲控」久了,有朝一日作家可能不識寫字也不為奇。再說翻譯,英語世界中,多數國家海軍上校稱作captain,但機長、船長也叫captain,香港的酒樓部長也叫captain,翻譯員現階段還不能由AI完全取代。正如有醫生說AI絕對不能取代真實醫生,只能期望它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AI扮人聲騙案無日無之,人們應提高警惕。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