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哲:文明人做文明事
早上出門前往搭港鐵,大約10分鐘的路程,沿路總見到有煙蒂、口罩、紙巾等,已習慣做「低頭族,步步為營」,生怕踩中這些令人噁心的垃圾。經過海旁,也常見到果皮、膠水樽等在「水上飄」。
對付垃圾蟲的罰款已升至3,000元,店舖阻街更增至6,000元。由於執法嚴,街上比以前乾淨,但仍有人不服,說「罰款當交租」,不惜屢犯屢被罰。昔日有同事慣於隨手扔垃圾,有人提醒他:「你旁邊有字紙簍。」他反駁道:「有人掃的呀。」一派「理直氣壯」的樣子。清潔工人不錯是天天來打掃,這是其職責,但你總不能肆意弄髒地方,增加工人的負擔。近年郊野公園多不設垃圾桶,呼籲人們「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因為要工人把大堆垃圾抬下山,未免不近人情。
記得小時候涼茶舖的牆上常貼有打油詩標語:「隨地吐痰乞人憎,罰款二千有可能,傳播肺癆由此起,衛生法例要遵行。」那時肺癆病猖獗,飛沫傳染疾病,打油詩讓人朗朗上口,連小孩都會唱,起到一定的警惕效用。不過,由於其時執法不嚴,仍有不少人照吐痰如儀。沒有人追究,就覺得「等於默許」。
日前大澳有鯨魚擱淺,傷重死亡。獸醫解剖發現其胃內有個大帆布袋。該鯨魚屬喙鯨科,為世界罕見,香港水域並不是喙鯨的正常生活水域,進入香港水域可能是健康出現問題,迷失方向。曾扔此袋進海上的人撫心自問,那鯨魚死前痛苦掙扎,很可能由他一手造成,試問於心何忍。文明人做文明事,不亂扔垃圾是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