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之: 欣欣向榮話「小寒」

 

1月5日是「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冷空氣頻繁南下,積久而寒,北方地區「小寒」比「大寒」更冷,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大寒」仍比較冷。

古代指出「小寒」的其中一個主要現象是大雁開始由南遷移至北,用叫聲熱情鼓勵同伴,由10多隻乃至上千隻北飛,一隻雁帶頭飛行,其翅膀尖的氣流上升,後面的雁群藉這股氣流飛行以節省體力。長途遷徙,「頭雁」易感疲勞,另一隻「頭雁」補上,遇到湖泊等大面積水域休息和覓食,每次遷徙需時1至2個月,歷盡千辛萬苦,春天北去、秋天南下,非常準時。另外,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喜鵲,也因為喜鵲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喜鵲適應力強,無論是荒野、農田、城市、花園等都有其身影。

此時廣東人愛吃糯米飯,民間傳統認為糯米含糖量高,能迅速補充能量,有利驅寒。筆者小時候家貧,不能常吃比白米貴的糯米,家居附近有個大牌檔賣叉燒糯米飯,3毫子小碗、6毫子大碗,幾片經烤過且抹上蜜汁的暖叉燒,放在軟且黏的熱糯米飯上,冬日吃上一碗,樂不可支。有一天我家開飯,妹妹拿着碗筷面對粗茶淡飯打瞌睡,媽媽看出孩子心事,從口袋裏拿出3毫子給她,她即時精神一振,跑到外面買糯米飯去。

「小寒」時梅花盛開,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寓意高潔、堅強、謙虛,激勵人們立志向上。三年疫情至今,病毒毒性大減,國家精準防疫,通關在即,大雁、喜鵲、糯米飯、寒梅是團結、吉祥、溫暖、奮發的象徵,新一年祝願國家和香港欣欣向榮。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