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君: 樂極易生悲

 

韓國首爾梨泰院因人潮聚集斜窄小巷慶祝萬聖節,互相踐踏擠壓,造成超過300人傷亡慘劇,有人提出要反省「擁擠文化」。

韓國地狹人稠,上班族每天擠地鐵,有人形容是在人潮中被推着走,感到呼吸困難、雙腳沒有着地、鞋子會丟失。首都首爾交通發達,所以大量人口聚集,人們已習慣擁擠,危險意識薄弱。有人說,人多擁擠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政府做好秩序管理。

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現代社會滲進了商業利益,愛玩的人身穿鬼怪服飾走到街上,醉酒狂歡,甚至牽涉毒品,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年輕人外出玩樂一下可以理解,但要適可而止,帶孩子出來的父母更要警惕,不宜玩到三更半夜也不回家,見到人多便要知所趨避。

《史記》早有勸世名言:「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跟幾個友好淺酌聊天是件樂事,喝到爛醉便會生亂,快樂到了極點就是放縱,會轉化為悲哀。

筆者小時候家居灣仔菲林明道海旁的唐樓,常有美國艦船停泊岸邊,身穿白色制服頭戴白帽的美國水兵上岸,邊喝酒邊談笑,東倒西吐,把酒瓶扔在地上,孩子們都感到害怕。發酒瘋影響到別人很不好。

自從1993年元旦蘭桂坊發生人群踩踏慘劇後,警方對人多地方的人流管制做得很好。年前筆者在銅鑼灣附近辦公,除夕收夜工遇上人潮前往時代廣場準備元旦倒數,在警察指示下,人潮順着一個方向緩緩向前,眼見對面就是地鐵站,也要上天橋下天橋兜大彎才能到達,但這就安全得多,沒出事故。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