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君: 消費券與多巴胺

新一輪消費券於8月7日起分階段派發,約621萬合資格市民收到首期$2,000元,意味着有近130億元消費力注入本地消費市場。誠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消費券對急需支撐的本地經濟提供一定提振作用。」筆者當天在市面閒逛了一下,做了一次簡單的「市場調查」,發覺消費券不僅可以提振一下經濟,還能「提振」市民的心情。

政府透過消費券的形式派錢,勝過現金入數給市民的銀行賬戶,後者只是對銀行和客戶兩方面有利。很多長者平時已經捨不得多用十元八塊,錢在戶口,更會儲起來,結果只是「得個睇字」。消費券則是硬性規定人人都要購物,商戶顧客都得益。

今期消費券讓15萬新登記香港永久居民或新來港人士獲得首期$3,000,這班人感到意外驚喜。大家同住在香港,都有餘錢消費,共同分享喜悅。在便利店、超市、港鐵站,拍八達通卡取消費券的人不少。有一家人同往拍卡,費用顯示在屏幕上後,談到錢怎樣花,有商有量。在一家超市的收銀處,排我前面的一位長者先用八達通拍卡取消費券,再用全數$2,000買超市現金券,即獲贈$120現金券。她用現金券買了一大堆餸菜。這時家人來電,問她購物情況,弄得她手忙腳亂,但看樣子她是忙得夠開心的。

疫情至今兩年多,市民長期遭逢逆境,消費券到來,整個社會瀰漫着歡快氣氛,這是一種群體「正向心理」,讓人有積極的信念和盼望去面對生活,鬆馳、舒服、愉悅的感覺湧上心頭,這就是大腦釋放多巴胺元素所致。消費券對短期經濟確有提振作用,但長遠還是要盡快遏制疫情,早日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經濟才得以真正恢復,市民大腦中的多巴胺才能長久釋放。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