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年前曾到日本東京一間畫廊,當時有幾個穿着和服的女子在門外聊天,估計是結伴去看畫展。她們說話聲音柔弱,並且不停互相深深鞠躬。日本人講究禮貌,鞠躬是每天必做的事,聽說鞠躬還有講究。筆者進入一個展廳旁的食堂,雖是自助餐形式,但服務員頗多,主要職責之一原來是迎送食客。他們側着身子跟隨食客邊走邊鞠躬邊帶笑說「非常歡迎」、「非常多謝」,直至送客到餐桌前或出大門去,即使人多擋路也要做到足。
有禮討人喜歡,但做得過度了有時會令人不舒服。另一方面,懷抱仇恨,誓要服復,也很可怕。日本偶爾會發生地鐵車廂內狂徒用刀刺人血案,兇手犯完案神情自若任由警察逮捕。日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被一名男子槍殺身亡,據說兇手因其母向一個宗教團體捐獻至其家破產,而安倍又曾出席過該團體的活動,由此動了殺機,事件中多個小環節都不難看到有極端的情況。
日本封建時代有武士道精神,對上級派來的任務,不管用什麼手段和代價都必須完成,完成不了,喪失了榮譽,便要切腹自殺,非常極端。香港黑暴的打砸燒、「孤狼」襲警等惡行,都源自極端思維所致。極端的教條、極端的保守,催生極端的思想,自我封閉,非常危險。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已呼籲世人要奉行中庸之道,強調不偏不倚,客觀、公正、持平的處世哲學。孔子也提及過猶不及之說。一般人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要達到中庸之道不容易。盡量聽取不同意見,取長補短,總比偏執一方、堅持激進為佳,這是讓社會安定的要素。